车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那天,几位朋友在微信群里讨论假期旅游去哪儿。在高铁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面前,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双飞”:“高铁也不错,但就差飞机没坐过了!”“国家进步可真快,想当年我小时候……”几句话儿,就把我带入了对亲历的交通工具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有两辆自行车。但几乎为爸爸妈妈专属。为了补贴家用,他们两个,每天一大早就用车子载着百货往十余里外的集市上赶,“抢个早,占个好地方”,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十冬腊月天也不停。他们卖过爷爷在自家地里种的冬瓜、茄子、甘蔗,卖过从百里外的小镇上批发来的衣服、鞋袜,卖过从县城购进的瓜子、米花糖。这两辆自行车啊,也踩出了我家相对殷实的生活。

后来,我到镇上读中学。十余里的路,我多是被高我两个年级的邻家小叔捎带。坐在硬邦邦的后座上,左右两个肩膀还要各背一个书包和父母精心准备的干粮、衣物,不大会儿就累得酸酸的,但想到比步行快和省力气,我就咬着牙坚持着。看到他的屁股在软绵绵的座垫上一左一右地扭动,心里最大的想法是能坐上去骑一把,但因为“个头小、力气弱、载不动人”,都没能如愿。小叔毕业后,爸爸倒是给了我一辆被他淘汰下的自行车。但看到那破旧的寒酸样,“除了铃铛不响啥都响”,坐垫下面的海绵已被破旧的棉絮所替代、外面的皮革也早已被几块旧衣服上扯下的碎布所换下。骑了一次之后,虚荣心作怪的我宁愿每周一次步行往返也没再骑第二次。那时常想,若有一辆能随时听我驾驭的自行车该多好啊!

上了师范以后,父亲遭遇车祸、家中盖房子和奶奶、爷爷的相继离世,一系列的变故,让我意识到作为长子在这个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再也不好意思从家中支出二三百元钱去买一辆自行车。我向住在县城的大表哥借了一辆他们不骑的自行车,利用双休日掐时计点地做家教。靠着这辆车,我不再从家中要生活费,还能偶尔接济一下班里的同学。同时,在不同的辅导对象家中,看到他们的父母或是双职工,或做着很大的生意,或是全职妈妈,我体味到了城乡孩子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经济及父母重视度的明显距离。在车轮留下的一圈一圈印记里,我开始思索城乡差距和教师使命担当,并坚定信念:走上教育岗位后,一定要善待每一个孩子,助力他们跳出农家门!

2000年,我参加了工作,买下了一辆自行车。成家后,在父母的资助下,我们在工作单位买了房子,也有了自己的摩托车。这辆车,就成了逢年过节回家探望父母维系亲情的情感纽带和我与学生家里联系的交通工具。那个年份,靠着这辆摩托车,我几乎把每一届学生的家走了个遍,近则三五里,远则十里二十里,还有几个临县的学生。往返路上,逢上雨期,摩托车陷在泥路中无法自拔,或加大油门全速冲过段段水洼,都是常事儿;逢上地点不明、道路不熟,或绕远迂回曲折,或被乡犬闻声追赶,也是常事儿。也曾于半路出现车胎漏气、打不起火等故障。但我(有时还带着本班任课老师),一点都没抱怨。因为,每一次家访,都是带着希望出发;每一次家访,都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改变;每一次家访,都是在为自己积攒不断前行的力量!正因为这,我在这所乡村学校连续刷新着中考纪录、创造着素质教育的辉煌,并成功首创农村学校通过寄宿办学关爱留守儿童的先河。想到每次离开时都被家长送出好远,每到节假日都被很多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牵挂,所有的过往,都成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再后来,我们夫妻二人都到了县城工作。在父母的反复念叨下,曾许下“路修好后就买车”的我看到村村通公路已经铺到了老家门口,经济逐渐宽裕的我们买了小汽车。住在城南新区,尽管离单位有五公里之遥,但平日里,我多是习惯以电动车代步。习惯了随时在工作的我,骑着随时可停可走的电动车,得以近距离地欣赏进城买房的老乡们乐呵呵地奔往工地,老人在文体广场上休闲、娱乐,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走进新学校,每个人都在用力地开启全新生活!时间宽裕的情况下,还能就近家访一两家,这真是让人心情娱乐的事情!

听到我们在聊交通工具,来我家做客的年近八旬的岳母感慨万分:“真是不得了,以前上上海,坐‘绿皮车’,得一天多才能到,车里挤得连个下脚的空都没有!”听罢,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拉住她的手说:“外婆,现在去上海啊,加上家门口这一段乘汽车时间,单程五个小时就搞定!还有,全国各地都通上高铁了,时速每小时三百公里,想到哪里都不成问题!”

“是的,是的,宽敞舒适,干净卫生、服务温馨,老伴儿,想到哪里去?咱们去旅行!”说罢,老岳父打开了手机,开启WiFi,开始规划起自己的“夕阳红”之旅。

“爸,找好地点,‘说走就走’!我们一家为您二位‘保驾护航’!当然喽,这次家庭游,我们请客!”看到二老进城后晚年生活越来越幸福,妻子开心地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