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中的“及时雨”---蒙城县下放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惠民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9月8日上午6时左右,蒙城县小涧镇小涧社区丁志峰开设的洗车店发生火灾。大火将洗车店内的物品货物焚烧殆尽,造成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给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丁志峰是小涧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其父亲重度残疾人在今年5月份因病去世,其母亲长期慢性病,没有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个在上学的妹妹。一家的重担全压在丁志峰身上。为了响应政府自主脱贫的号召,丁志峰向银行贷款了5万元开设了这家洗车店,本想凭借洗车店致富脱贫,怎奈突发火灾,将梦想付之一炬。

火灾无情人有情,小涧社区干部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小涧镇民政办汇报。民政办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启动“救急难”应急救助机制,一方面安排村干部收集相关资料,另一方面联系财政所及时将临时救助资金2300元拨付到丁志峰的卡上,为这个困难家庭带来了温暖,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今年以来,蒙城县民政局按照安徽省民政厅 财政厅 扶贫办《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政策。联合财政局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蒙城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明确了救助对象、救助范围、救助标准等。7月11日和8月12日,分别召开全县社会救助业务培训班,解读政策,安排部署工作,提升了乡镇民政办业务水平。

二是严格执行救助程序。严格按照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实施临时救助网上办理,按月将救助结果在民政局网站、县政府政务公开网进行公示。对于急难型困难群众可以先行救助,再补齐相关材料,通过亳州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上传审批。

三是严格统一救助模式。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全县17个乡镇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救助受理窗口,统一使用临时救助拨付通知单,当天下班前交到乡镇财政所录入系统,5个工作日内打卡发放到位,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将小额救助审批权下放到乡镇,预拨34万元小额临时救助资金到17个乡镇,真正体现了“救急难”,方便了群众。

四是严格资金专户管理。在财政局设立专户,封闭运行,将临时救助备用金直接拨付到乡镇财政所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救助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资金直接打入救助对象的个人账户,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自8月下旬审批权下放以来,已有2个乡镇3名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 ,及时得到了先行救助。(吴胜)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