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 亳州市“舌尖上的安全”更靠谱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

我市“舌尖上的安全”更靠谱了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监管,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执法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平稳。

安全责任逐步落实

我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各级政府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演练。集中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药及兽药残留、“两鱼两药”(鳜鱼、乌鳢等养殖水产品为重点品种,硝基呋喃类药物、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为重点药物)、生猪私屠滥宰和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2019年上半年,立案查处12起,查获假劣农资2616公斤,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

安全基础不断巩固

我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菜篮子”大县、规模种养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生产,已建成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77个、水果标准园22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85家、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98个。建立“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企业309家,产品532个。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市级组织抽检农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9.8%,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2018年,我市三县一区全部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涡阳县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产地环境持续改善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规定,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市场所销兽药纳入国家电子追溯管理体系,已实现电子可追溯。通过探索减肥增效技术模式,宣传教育推广使用有机肥,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连续三年“负增长”。与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点联网,及时掌握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根据土壤情况分类划分处理。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对规模养殖场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高,2019年上半年,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2%。

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建成市、县(区)、乡三级监管网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92个,共有农业方面执法资格人员213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5个,县级农业执法大队4个。建成省级乡镇农产品安全示范站19家,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快检系统329台(套)。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检测员、村级协管员、农产品生产企业内检员等“四员”队伍正逐步建立。涡阳县已配备村级协管员380名,监管深入村组。投资搭建市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有效管理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内部检查人员、乡村协管人员2078人,生产经营主体1833家,实现乡镇检测室全部可视化和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可对生产经营主体、生产基地30多家进行实时监控。不断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自2016年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实施方案》以来,全市共有1693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监管范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