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如萝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读李碧华的《我们也是榨菜》,短小精悍却又犀利形象,让人心惊。

不由想起和榨菜命运差不多的萝卜。我们这儿,说起萝卜有些忌口,其口语含有倒霉的意思,但它却又是寻常百姓的家常菜。忌讳却又离不开,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矛盾。其实,从萝卜的一生,亦可看到众生的命运。

最初,埋在土里的萝卜籽,也曾有过梦想的吧。天真稚嫩的芽瓣,从拱出地皮的那一刻,说不定也曾幻想成为一株美丽的花,一棵伟岸的树呢!后来,它发现自己的茎躯那么孱弱,花儿那么平凡,便安然于自己的命运。脚踏实地把根默默扎进土壤,吸取营养,沐浴阳光,成长为饱满的根块。“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能成为老百姓饭桌上最普通的一员,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年轻的时候,绿茵茵的缨子、紫溜溜的外衣,它也曾青春飞扬、光鲜亮丽,也曾憧憬过自己无限可能的未来吧。但,即使一样的出身,萝卜也有不一样的前途和际遇。

有的萝卜被厨师选拔,或炸或炖,配以辅材、火候、佐料,不凡的手艺,烹调出不一样的口味,让萝卜一时大红大紫、大富大贵,宛若公主,惹食客们馋涎欲滴;也有的被切成细丝,浇上生抽香醋,再淋点香油,拌成鲜绿脆嫩的萝卜丝,成了小家碧玉,颇富简单素朴情调,多为精致小资所青睐;还有的被切成条、剁成块,随意炒炒,就稀饭或蒸馍,大口大口饱腹,多出现在种它的布衣农家。当然,也有的得遇天机,一跃龙门,来到了高级宾馆,经过巧手大师的一番加工,成为桌上奇巧美妙的萝卜雕花,俨然无法认出它的前世今生,可与玫瑰媲美。一时,风光无限、风情占尽。终难免,杯残盘尽、人群散去后,被扔进垃圾桶的命运。

大多数的萝卜,还是难登大雅之堂,而被腌制成萝卜干。切割、曝晒、腌渍,开水里煮过,黑暗里闷过,盐水里泡过,辣椒里炝过,几经沉浮、历尽沧桑。曾光鲜饱满的生命,被挤榨得皱皱巴巴,扔在平凡百姓家的菜缸,可有可无,再平淡不过。一如我们大多数的一生,生命被生活压榨得皱皱巴巴,心灵被感情揉搓得皱皱巴巴,容颜被岁月挤榨得皱皱巴巴,理想被现实榨取得皱皱巴巴。

最终,我们缩作一团,躲在黑暗的角落,默默咀嚼内心的苦涩,鲜有问津,又咸又辣!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