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正在帮助小区“大扫除”
亳州新闻网讯 “小区环境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我们这个小区的环境整治中,志愿者、小区监管员发挥了重要作用。”谈及金色名城一号还原小区的成功整治经验,其所属的杏坛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子森这样说。
原来,去年10月,杏坛社区成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50多名辖区群众自发报名参加成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共建当中来,大家平时看到哪里的路破损了一起去修补,看到哪户居民有困难了,一起组织人手前往帮扶,此外,精准扶贫、烟花爆竹禁放……每一项政策宣传也都离不开他们。一年四季,他们穿梭于社区居民中间,讲政策、做好事,不领一分钱报酬,不喝群众一口水。一顶红色的帽子、一件红色的马甲就是他们最大的特色,这一抹红色就像一面飘扬的旗帜在社区里不停飘动,成了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次帮助金色名城一号还原小区进行文明创建的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志愿者们的身影。
自打10月底小区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志愿者们除了和社区干部一起到群众中做思想引导工作以外,还帮助居民把小区里里外外来了个大扫除。大家把绿化带里的枯枝杂草一一清理,把房前屋后的垃圾清扫装车,门前堆放的垃圾清运出去,一番忙碌下来,虽然志愿者们身上每天都布满了灰尘,但小区的角角落落都干净了。
58岁的汪耀武是志愿者服务队里的“老大哥”,多年来,他不仅积极投身到社区政策宣讲当中来,还积极组织志愿者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他还常常自掏腰包修补社区里破损的路面,被人们称为“活雷锋”。这位“老大哥”居住在这个还原小区,得知自己所在的小区要进行环境整治,他立刻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主动要求配合社区干部到群众中做解释工作,为小区环境整治出点力。
“我和小区里的居民都是邻居,大家乡里乡亲的好说话,哪家啥情况俺也都了解,方便开展工作。” 汪耀武说,看到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差,他和邻居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谁愿意看到生活的环境“脏乱差”呢?
除了志愿者,小区还成立了监管小组,由11位小区居民代表任成员,配合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整治工作。这些成员有的是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有的是以往村里的年长者,他们被推荐出来担任居民代表,一方面向居民宣传文明创建的好处,一方面代表居民传递心声。畅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整治工作的进程也被理顺了。
63岁的马会敏就是监管小组的成员之一,作为一位老党员,他曾是原黄庄村的“老书记”,在这次小区环境整治中,他首先被居民推荐为监管员,他说,“退休后还能为村民办点事,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小区整治前期,听说要拆除私搭乱建的简易棚,也有不少群众不理解,我们监管员就和社区干部、志愿者一起,一次次地来到群众家,耐心解说,慢慢地大家都接受了,小部分人的示范作用带起来,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区干部马立华也在这个小区居住,此次小区整治过程中,他和志愿者、监管员一起深入群众中做解说工作,最多的时候,一家要跑七八趟才能说通,虽然过程艰难,但事后却感觉很值得。他说,“群众多年的生活习惯不可能一瞬间就能改变过来,要彻底改变大家不好的生活习惯,这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劝说,思想上接受了,才能行动起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这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关键。”
“老哥,忙着呢?”“是的,是的。”“你又来帮忙清理垃圾啦?进屋喝点茶吧?”“不用不用,谢谢您呐!”在小区走访时,不少群众见到社区干部、志愿者或监管员时,都热情地打招呼、拉家常,欢快的笑声飘荡在小区上空,给人和谐安宁的舒适感。
无论是志愿者、社区干部,还是小区监管员,群众都热情地称他们是“热心人”,大家说,这些“热心人”不图回报,不厌其烦地做解释工作,一心一意地帮助小区进行提升改造,让小区变得更美丽,让大家生活得更舒心,这是为居民办好事,居民打心眼里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