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 守好主阵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习近平,新思想,党和国家前进有了新方向……”近日,民间艺人姜占坤在谯城区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用“大鼓书”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我是第一次听到用‘大鼓书’的形式演唱党的政策,听起来通俗易懂。”11月21日下午,在谯城区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村民海芝高兴地说,她是听着“大鼓书”长大的,现在听起来依然那么亲切。

当日,在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姜占坤被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掌声不时响起。

姜占坤说,他用“大鼓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新政策演唱出来,无论走到哪里,群众都喜欢听。“我们终于有了活动阵地,传统艺术也焕发了新活力。”姜占坤高兴地说,“大鼓书”好久没有这么多人听了。

不仅是“大鼓书”找到了新阵地,十八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已经成为该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的大课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校,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大平台。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2019年10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谯城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第二批试点区。

自今年1月份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谯城区已经成立了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精心设置了道德讲堂、家长学校、书画展厅、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室,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架起了干群连心桥,激发了更多群众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来,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问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