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压实责任,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压实责任,多管齐下,精准施策,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亳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9年12月2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亳州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措并举,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网格化治理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衔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以全区所辖范围建立一级网格,以一级网格所辖的8个社区管理中心和十九里镇为单元划分二级网格,以二级网格所辖的社区(村)为单元划分三级网格,以三级网格所辖的街区、自然村为单元划分四级网格。各网格分别明确组成人员、工作职责,同时夯实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形成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和工作联动机制。目前,全区共划分二级网格9个、三级网格34个、四级网格270个,861名网格员进驻网格开展工作,实现了大气、水、固体废物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污染防治“全覆盖”。

为加强对网格员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依据《亳州经济开发区网格化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管理实施方案》,对网格员的考评奖惩进行量化。今年以来,对1447人次进行效能问责,公开约谈二级责任人2名,三级网格员35人次、四级网格员1331人次、城管执法队员79人次扣除目标考核奖金149250元,以实际行动铸就压实责任、严格问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通过网格化管理,压实压紧网格员工作责任,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了我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发现问题19802个,全部完成整改;7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改。

二、部门联动,破解执法难题

针对在建工地扬尘污染高发频发、整改后易反复等治理难题,不间断对施工企业开展说服教育,对辖区重点施工企业派驻网格员实施现场监管,督促在建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在积极提供服务的同时,通过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违法企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停工整改、按规定处罚、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达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今年以来,通过部门联合执法,规划建设局立案移交91卷;城管执法局组卷91件,目前已结案46卷、处罚127万元,五车联合执法检查组24小时不间断检查渣土运输车辆,查处各类违规渣土运输车辆260起,罚款10.87万元;生态环境分局立案查处14人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拘留。生态环境分局对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5家企业进行查封,责令整改;生态环境分局联合规划建设局对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14家建筑工地进行查封,责令其停工整顿;城管执法局对22家餐饮油烟排放不达标的餐饮单位进行查封,责令其停业整改,待其整改完成经第三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营业。

三、创新工作体制,引入“环保管家”参与管理

生态环境管理存在人少、事多、技术难的“三难”问题,今年4月以来,根据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探索出一条聘请第三方环保服务企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环保管家”服务模式。“环保管家”在政府部门的参与下,负责对企业环境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出具问题清单并提出整改方案;企业主体根据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政府部门根据整改清单制定奖惩清单。通过这种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调动环保资源、增强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促进环境管理的公开公正。今年8月以来,在环保管家的介入下,企业锅炉改造、餐饮油烟摸底排查整治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区共排查出需要升级改造燃气锅炉的企业4家,共计8台燃气锅炉,已全部完成整改;排查辖区72家餐饮单位(包括机关、学校、企业食堂等),下达整改通知单72份,完成整改18家,其余54家正在积极落实整改措施。

四、开展专项防控,因地制宜整治农村环境污染

1、积极整治中药材初加工环境污染。中药材初加工极易造成大气污染,作为中药材种植大市,我区第六、第七、第八社区管理中心和十九里镇也种植有大量中药材,中药材初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为做好中药材初加工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一是依托责任网格,对中药材种植户进行宣传教育,实施中药材初加工设备改电改气工作,全天候巡查硫磺薰药、生物质燃烧加工等行为。二是有序规范中药材初加工行为,引导农户根据气象条件作业,保障群众经济利益,把中药材初加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妥善解决秸秆利用难题。每年夏秋农作物丰收之际,第六、第七、第八社区管理中心和十九里镇各类秸秆大量产生,存在乱抛、乱堆等情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和引发火灾。为解决秸秆乱堆乱放污染环境问题,我区在第五、第六、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和十九里镇设立秸秆有偿收购点,激发群众参与秸秆回收利用工作的积极性,基本建立以群众自发收集为主,各社区管理中心、十九里镇兜底的秸秆回收长效机制。收购点将回收的秸秆粉碎打包后运往热能源公司进行发电,有效消除环境污染隐患。今年以来,累计回收各类秸秆5065吨。

五、全面推行河长制,发挥河长领导作用

我区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中基本形成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社区管理中心、十九里镇河长深入区级8河1湖、5条乡级河流,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河湖岸线,开展乡级(含副河长)巡河268次,开展村级巡河663次,在市、区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整治“八乱”“四乱”和“农村三大革命”等行动,累计拆除违建50处约1975平米;排查区级和乡级排污口109个(其中24个在册入河排污口,85个新摸排排污口),已整改92个、移交市环保委正在实施整改9个,正在规划中8个,河长制实现了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污染防治事关我区高质量发展大局,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区将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单景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