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工作部署,围绕改中求稳、稳中求进、进中求优的工作总要求,加强党对税收工作的全面领导,力争上游,干在实处,各项工作取得有效进展。
一、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牢固树立收入任务观,严守“过头税费”和“虚收空转”红线,确保国家税费安全,力促税费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按月、旬对全市白酒行业、中药材行业、煤炭行业、烟草行业等重点税源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全市月度税收预测率比往年有大幅提高。积极构建税收经济分析大格局,主动为亳州经济发展献言献策,从税收角度深入分析我市现代服务业、民营企业和中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形成多篇税收经济分析报告,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落实落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建立减税降费包保联系点制度,全系统共包保企业71794户,全年累计完成33.6万户次企业的实地调研、集中培训、电话沟通等工作,发放减税降费宣传资料20.9万余份,帮助61468户享受税费减免额 1.47亿元。组建退税团队,累计完成疑点数据整改64196笔,退税费3050万元,数据整改进度100%,顺利通过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
二、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梳理37项“放管服”改革任务,制定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三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集成推出5大类15项101条便民办税服务措施。全省首创在全市人社局及金融部门布设16台互联网自助办税终端。2019年1-11月,各级金融机构共为712家公司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17.08亿元。市税务局在2019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五位。持续提升办税便利化水平,推行服务厅分类管理,推进“一网办”,做实“最多跑一次”,推行“承诺制”容缺办理,以邮寄配送等方式兜底。参与搭建“亳州市企业开办网上联办平台”,实现发票申领业务压缩至0.5个工作日。开展分级分类税法宣传,提高个性化政策推送服务。实现出口退(免)税一、二类出口企业无纸化管理全覆盖,并扩大到符合条件的三类出口企业,全市正常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为4.5个工作日。
三、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系。按时间节点稳妥有序完成社会保险费划转工作。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多种缴费渠道,顺利开展2020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集中征收。截至2019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人数559.62万人,筹集资金13.99亿元,户籍人口城乡居民参保率88.6%,常住人口城乡居民参保率达121.7%。网络多渠道缴费属全省首创,参保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实施增值税后续管理动态监控和跟踪问效,落实发票管理规程,做好增值税发票风险快速应对工作。加强企业所得税事中申报后续管理,推进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六项附加扣除。强化风险管控,对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开展风险核查。制定本级“三项制度”工作任务分解表,规范进户执法,推进精准稽查。做好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和重大案件审理。开展木业、纺织业等高风险行业专项整治,查实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5户。继续开展打击虚开骗税两年专项行动,推进“黑名单”联合惩戒。2019年共检查企业331户,查实虚开214户,移送公安90户,查补税款总额7327万元。
2019年,亳州市税务局工作亮点突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市局驻利辛县朱集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刘双燕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分别对其给予表扬性批示;参与搭建的“企业开办服务平台”获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市局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市局党委获亳州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机关团委获亳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亳州市优秀志愿者组织。全系统新增青年文明号4个、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5人、安徽省优秀志愿者组织1个、1人荣获安徽省十佳县(市、区)税务局长、1人荣获安徽省税务系统优秀办税服务厅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