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1月25日亳州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4例
在抗击新型肺炎面前,我市医疗机构人员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主动请缨到抗“战”前线,与此同时,我市各个部门齐动员,在医院、车站等重要场所构筑起安全防线,共同保卫城市的健康安全。
踊跃报名开赴“前线”
“我报名,随时准备去”、“我是共产党员,我也报名”……1月23日,在市人民医院多个科室群里,这样让人温暖、振奋的字眼不断刷屏,传达出抗击新型肺炎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也鼓舞了市民的勇敢面对疫情。
在市医院“党办”群里,“从职能科室抽调35个人到汽车南站和北站,对回亳人员进行枪式测温,我们有2个名额,请大家报名参加。”几分钟的时间,多位工作人员踊跃报名,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要求到抗击前线去。
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平时工作强度大,任务重,但在“血管外科医生”群,“医务科要科里安排一个病毒肺炎应急医生名单,有没有报名的”的消息刚刚发布,下面报名的医生不断涌现,一位医生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报名参加。”
发热门诊秩序有条不紊
“刚刚下了火车,就来医院了,心情有点紧张但不是很担心。”1月24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21岁的王胜杰正在采取“眼试子”样本,整个检查过程,他的表情都是轻松的,和记者聊天时面带笑容。
肝胆外科的护士张孟圆自愿前来发热门诊,防护服、护目镜、医用乳胶手套等防护装备一应俱全。今天是她第一天到发热门诊上班,从早上上班到中午一点多开始,她一直忙个不停,登记就诊人员信息、测体温、采取“眼试子”样本。正在坐诊的医生张孝飞来自呼吸科一病区,作为第一批志愿医生,他需要支援两周。面对前来就诊的市民,他始终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安抚了就诊市民紧张的心情。就诊结束,对于普通发热市民,他会反复强调做好防护,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场所。发热门诊是抗击新型肺炎重要的“前线阵地”,当天就诊的市民比往常多,张孟圆对记者说,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返乡过年的人群多,感冒发热的市民相对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有些市民处于安全考虑,主动前来检查身体。
车站构建起安全防线
在高铁南站,每一个进站乘客都要接受体温检测,“看到医护人员在测量体温,心里很感动,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的出行才能更安全。”一位乘客对正在给她量体温张凤玲表示感谢,叮嘱张凤玲也要保护自己的安全。
张凤玲是市人民医院总务科科长,她和出入院管理科科长李红霞负责为进站乘客测体温。负责出站口测体温的是市人民医院安徽东升司法中心主任孔东辉,还有另外两名医院工作人员,“医院医护人员紧张,所以第一批到车站的35人大部分来自医院行政职能部门,他们均有医学背景。”
与高铁南站一样,市人民医院在汽车南站也安排了6名工作人员为进出站乘客测量体温,进站口2人,出站口3人,一名120救护车司机。“过年肯定不能休息了,要时刻待命,随时开赴前线。”负责汽车南站出站口的市人民医院“质控办”主任董勤说。
“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型肺炎,我们有这个信心,现在全院所有人信心足,士气高,众志成城。”孔东辉对记者说。
防护网已经“张开”
记者从市人民医院了解到,医院已设立了两个发热门诊,一个是普通发热门诊,一个是专门为武汉回来的市民设置的发热门诊。同时,医院严格执行发热病人接诊、筛查流程,落实发热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要及时报告,组织会诊,尽早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救治。
铁路、公路等部门同时行动起来,对进出车站和乘车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将发现的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及相关密切接触者移交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开通铁路运输绿色通道,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医疗器械等急用物资随时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相关部门也积极加入抗击新型肺炎行动中来,教育部门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实施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经济和信息化部门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按程序动用医药储备,根据需要和能力组织企业生产或者请求上级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协调采购相关应急药品和医疗器械;民政局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捐助工作,接受、分配国内外企业、个人以及外国政府、境外组织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司法部门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中活禽交易、野生动物管控及疑似病例留置、确诊病创隔离等法律纠纷处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