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防疫不松劲 复工加把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们既要把丢失的工期追回来,又要全力做好防疫工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2月22日,在市区酒城大道南端,我市中心城区铁路以东2号3号地块道排工程PPP项目经理史冠兰告诉记者,他们正一边与工期赛跑,一边与疫情较量。

中心城区铁路以东2号3号地块道排工程PPP项目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去年下半年开工,计划工期两年,实施范围包括道路、排水、给水、桥涵工程以及照明、绿化、泵站工程等,新建道路共计69.425公里,其中2号地块区域包含17条道路(全长约46.237公里)、幸福桥工程及污水泵站;3号地块区域包含12条道路(全长约22.788公里)及污水泵站;张良路北延工程长约400米,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2月20日,施工单位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及时组织工人陆续到场复工。在防疫方面,他们根据工程轻重缓急,实行分批、错开进场,新进场人员隔离14天后无症状才可以上岗;施工现场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只开放一个进、出口,现场和生活区 24 小时设岗,建立进场登记和体温检测。项目部每天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和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开展消毒;工地食堂采取分餐、错时用餐等措施,降低人员聚集引发的疫情传播隐患。

“建筑工地人数众多,防疫工作比较艰巨,我们将严格按照住建部门的各项复工指南操作,坚决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和施工现场管控。”史冠兰说,做好防疫工作是顺利推进工程建设的必备条件,如今项目建设的各种要素都已齐备,大家有信心战胜疫情,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为亳州的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据了解,全市共有建筑工地341个,截至2月22日,全市已累计复工187个项目,复工率54%,累计进场8278人。

防疫不松劲、复工加把劲。和中心城区铁路以东2号3号地块道排工程PPP项目一样,已复工的建筑工地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三件套(测温、消毒、戴口罩),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城墙,争分夺秒地抢抓工期,全力打好防疫和复工的组合战。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