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亳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表彰奖励、点赞评议和动态管理等工作,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通过网络媒体等平台,对各级好人荣誉的获得者进行监督,让好人严格约束自己,让有德者更有得,确保好人成为身边的有形正能量、鲜活价值观,经得起社会监督和历史检验,给这个举措点个大大的赞!
好人,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的榜样,是一座城市靓丽的名片。
厚德亳州多才俊,如今处处见好人。近年来,亳州市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上榜数量已连续四个年度位居全省第一。截至2019年底,亳州市共上榜“中国好人”163人,获评“安徽好人”及提名奖134人,评选“亳州好人”442人,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基层宣讲活动107场。
好人不断涌现并形成规模效应,展现了“厚德亳州”的良好形象和文化内涵。
褒奖好人,对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挖掘好人、推介好人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让好人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社会的精神榜样,感染他人,激励他人,才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好人行列,使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然而,近年来,好人变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头顶“中国好人”光环的安徽蚌埠涉黑四兄弟、通过网络贩卖出生证谋利的原“中国好人”何涛等,尽管他们只是众多好人中的极少数,曾经给予的荣誉也已被撤销,但人们心中光辉形象的倒塌,一定程度上会对好人的选树造成消极的影响。
由此看来,亳州市建立好人动态管理机制,畅通主管部门官方微信、微博和网站的监督渠道很有必要,不仅有助于好人选树工作的科学严谨,也能够助推已获得好人称号的市民,更加珍爱荣誉、牢记责任。因为好人和英雄模范、道德模范一样,是赞美和学习的对象。好人就应该有好人的样子,行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时刻引领示范,容不得半点虚假。
好人来自群众,谁是好人,群众最有发言权。被评上好人,只是群众对其以前行为的认可,以后如何,还得看好人能否坚持一个标准到底。对个人言行与好人标准明显不符的,如违法犯罪、有违反社会公共道德、不诚信行为等等,应该收回授予的各种褒奖。
好人是一种荣誉,好人是一种激励,好人更是一种责任,愿每一个获得者都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记者 蒋海涛 于海博 丁静 责任编辑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