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龙扬镇卫生院医生杨光飞:“疫情不解除, 我绝不下火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杨光飞为村民采集咽拭子 (1)

杨光飞和夏子怡是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作为农村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夫妻俩二话没说,立即安置好两个年幼的孩子,赶赴卫生院报到,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告别家人投身战斗

“作为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对每一个隔离人员负责,要及时了解他们的病症,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病情扩散,在自己岗位上贡献绵薄之力。”2月20日下午,谯城区龙扬镇卫生院医生杨光飞对记者说。

杨光飞今年33岁,在龙扬镇卫生院工作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妻子夏子怡是龙扬镇卫生院一名护士。家里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和谐美满。

1月26日,卫生院通知,全院所有人员结束休假,回到医院坚守岗位。接到命令,看到两个年幼的孩子,杨光飞和夏子怡虽然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也要放下来。夫妻二人急急忙忙找了一点孩子的生活用品,和父母简单交代了一下,就去了龙扬镇卫生院,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想他们的时候也不能回家,只能通过视频跟两个孩子和父母说说话。虽然会有牵挂,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为群众守护健康。”杨光飞说。

不避危险的“采集员”

2月2日,按照上级要求,龙扬镇卫生院对全镇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杨光飞和夏子怡变得更加忙碌了。对杨光飞来说,最危险的是对接触者进行咽拭子采样。采集时,接触者必须摘下口罩,张开嘴,飞沫就会飘散,医生要冒很大的感染风险,而杨光飞却无所畏惧。有时他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期间不能上卫生间、喝水。

由于不能聚集采样,杨光飞要逐个到采集者家里去采,采样后当天还要及时送到疾控中心,有时还要忍着饥饿和口渴。常常他回到家时已是夜深人静了。

夏子怡为患者输液

夫妻“战友”并肩作战

在龙扬镇每当提起杨光飞夫妇,医院同事也连连为他们“点赞”。近年来,医院每逢遇到重大医疗救治任务,夫妻二人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家里,他们是相濡以沫的夫妇,在医院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疫情就是战场,防控疫情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作为医务人员,责无旁贷,我们有义务有职责冲到最前线。新冠肺炎疫情刚刚出现时,我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疫情不解除,我绝不下火线。我坚信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春天一定会到来,我们会静待百花盛开。”杨光飞充满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