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90后” 初心在战“疫”中绽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这是对青春无悔的考验,这是对不负韶华的证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市“90后”勇往直前,担当作为,他们扛起时代之责,日夜奋 战在战“疫”一线,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他们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我们一定赢! 

战“疫”一线许誓言

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以来,涡阳县青疃镇90后青年纷纷加入防疫抗疫一线工作中,不畏艰难,锻炼成长,不负韶华,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铸就护卫屏障。

一线递交入党申请

近日,涡阳县青疃镇政府1994年出生的工作人员王崇明,再次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示愿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和身边党员干部一起,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从正月初二接到单位通知,王崇明在第一时间赶回了工作岗位,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防疫工作中。由于防控的特殊情况,大家常常用速食代替正餐,但连轴转的这些日子里听不到一句怨言。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身边的老党员、老同志身先士卒在一线工作,让我感受到作为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在这次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请党组织考验,我一定不负所托,尽力完成防控任务。”王崇明说。

防控疫情“超长待机”

涡阳县青疃镇“90后”工作人员王利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所在的防控办,承担了全镇疫情任务上传下达、防控信息收集反馈、物资协调等多项工作。从除夕至今,王利和同事们坚守岗位,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的手机每天就一直响个不停。”王利说,他负责全镇20多个村的疫情防控报表统计,还要撰写文字材料。为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他每天都要反复核对信息并上传下达,全镇20个村如果有疑问也要随时解答。

王利的妻子在高速公路收费站上班,从年初三起就无法回家,家中不到两岁的宝宝由母亲照顾。“舍小家为大家,这个时候大家都很辛苦,每天只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在王利看来,每日的“超长待机”是为了给全镇人民安全健康提供保障。

后备干部坚守一线

“麻烦您将车停好,下车配合我们检测体温、登记信息,特殊时期,还请谅解!”在涡阳县青疃居委会的劝返点,来自青疃居委会年轻的党员后备干部邱志杰正忙着拦停过往的人员和车辆。

1992年出生的邱志杰,在疫情防控一线已坚守了很多天。邱志杰执勤的地方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唯一出口,又是县道沿线,每天有大量人员和车辆过往,需要24小时对过往车乘人员检测体温、登记信息。

“现在防控形势紧张,村里需要我,群众需要我,我得迅速让自己成长起来。我想,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能更加迅速地融入村里的工作。”邱志杰说。

和邱志杰一样,坚守在防控疫情前线的“90后”后备干部并不少,他们最小的22岁,最大的也不过30岁,这群年轻的面孔组成了群众放心的疫情防控网,时刻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蒋庆章 张雅思 记者 曾莹莹)

社区抗疫“生力军”

亳州新闻网讯  疫情期间,广大社区工作人员以满腔热情奋战在“抗疫”一线,在他们的身影中, 有一批90后和他们一样,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成为 抗疫一线的“生力军”。

李婉在亳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工作,疫情就是命令,李婉二话不说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一开始 ,她只负责社会各界捐献物资数据统计。李婉说,统计工作看似简单,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否则可能造成后续的工作脱节。

随着疫情的发展,李婉还深入社区一线,与大家一起并肩奋战。在市区某酒店,隔离着30多名密切接触者,李婉社区酒店两边跑,时刻关注着大家的饮食起居和健康状况。

一天的忙碌过后,李婉会抽出一点时间,和两岁的女儿视频,通过手机看看孩子。和女儿视频过后,李婉就会偷偷落泪,丈夫是一名公安干警,也奋战在抗疫一线,每次回到家后,家人早已熟睡。

李婉只是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日前,亳州高新区第五社区管理中心云渡社区计生专干王国强接到群众杨波平的电话,说自己的爱人出现发热症状,由于岳母已经被确诊,杨波平一家也被隔离了起来。

杨波平说,“出不去,心里特别着急,给我们社区的王国强打了一个电话,他在工作了一天之后就开着自己的车把我们送到了市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他们那么累还没有怨言为我们的生命安全考虑,非常感激他。”王国强说,“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不怕困难,就应该把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目前,在亳州高新区,还有许多像李婉、王国强这样的90后主动请缨,奔赴在一 线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着,他们从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担负着防止疫情在本地区扩散的重任。

亳州高新区第五社区管理中心云渡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家亮说,社区这一批90后也是一个主力军,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他们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年轻人是好样的!(记者 刘景侠)

党员变身“配送员”

亳州新闻网讯 “看到老党员都奋战在一线,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冲锋在前了。”22岁的张舒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疫情发生后,作为预备党员的她第一时间报名,自愿投入到亳州高新区第二社区管理中心世纪城社区防疫一线,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并肩作战。

消毒、测体温、办理社区通行证、给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每天从早8点开始到晚7点,张舒与社区工作人员不停地奔忙着,腰酸了、背痛了,揉揉捏捏再继续,连日的劳累让她瘦了好几斤。对此,她还颇感高兴,“女孩子体重轻了是好事,累点不算啥。”

“我所在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康伟有25年的党龄,作为一名老党员,58岁的他也和大家一样,天天忙着阻击疫情,有了榜样的作用,年轻人的干劲都很足。”张舒说,自己虽然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是时时刻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国之有难,匹夫有责!

的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建投世纪城小区发现一名确诊病例以来,对所在楼栋进行隔离成了阻断病毒的最好选择。然而,整栋楼的居民出门购买蔬菜、日用品等成了问题。“我是党员,我来负责配送!”这时候,世纪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康伟首先站了出来,在他的带领下,社区里的12名党员迎来了第二职业——“配送员”。

“您在家好好休息,不要恐慌,有需要就跟我们说,咱们一起共渡难关。”在把大包小包的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中时,康伟还不忘给居民鼓劲。“感谢社区的关心,你们辛苦了!”居民高先生说,社区这样做,让人感到很暖心。

除此之外,社区的党员干部对确诊患者家属所在楼栋单元实行24小时三班倒值班制,“人休岗不休”,每天不定时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资,满足隔离楼栋居民的生活需求;对于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并处理,早晚两次检查观察对象体温及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对楼道进行消毒,及时化解群众误解,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社区的领头人,康伟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只要群众有需要,身为共产党员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为老百姓想办法、解难题,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记者 刘景侠)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