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市实现扶贫领域难题“四清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疫情期间,我市坚持“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聚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实现贫困人口务工就业难题、扶贫农畜产品销售难题、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题、贫困学生上网课难题“四个清零”。

贫困人口务工就业难题清零

我市与长三角26个城市签订互认协议,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包车直达服务,并全部免除贫困户包车费用,帮助15.5万贫困劳动人口外出务工或实现就业,为2019年底总数的105%,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等效利用小时数达133.3小时、同比增加22.7小时,利用村级光伏扶贫收益新开发公益性岗位7376个,解决了贫困户因无法外出务工收入减少问题。

扶贫农畜产品销售难题清零

我市建立产销对接微信群,发放鲜活农产品运输通行证1723张,支持肉鸭肉鸡屠宰生产线投入运营,开展线上平价购买、线下集中配送,累计帮助销售鲜活农产品4313.5吨、3139.9万元。坚持“应贷尽贷”,支持贫困户春季生产和恢复生产,今年以来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21户、941.5万元(居全省第二位),到期应还贷款已全部还贷。

扶贫项目开工复工难题清零

我市提前拨付2020年市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64亿元,全力保障扶贫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目前全市3356个计划开工扶贫项目已开工3033个、开工率90.4%;25个就业扶贫车间和177个扶贫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带动贫困人口就业4795人,其中龙头企业平均带贫人数25.9人(居全省第一位)。

贫困学生上网课难题清零

我市采取“一看、二问、三查”模式实地查看学生线上听课学习情况,解决1729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能上网课问题,为607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免费安装了网络电视,为409名学生赠送了智能手机。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