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工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鲧治水不力,让尧感觉很没面子,但鲧是有背景的,不要说他是先帝爷的儿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四岳”举荐的,有心杀一以儆百,但不看僧面看佛面,“四岳”这四个大佬也不是尧帝惹得起的,怎么办呢?这是尧帝一段时间的心病,民意不可违,总得给天下百姓一个说法吧!

当稷呈上他发明的墨时,墨一旦染上就永不褪色的性能,在尧帝的脑子里倏地闪了一下,他有了收拾鲧的办法!如果在鲧的脸上刺上字,用墨涂黑,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朕对鲧的惩罚,嘿嘿,这个主意好,既回应了民意,又没有伤害鲧,“四岳”也不好说什么!想到这里尧帝心里一阵得意!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上朝,马上下令诏鲧急速回朝。尧帝的心思没有和任何一个大臣说起,他担心万一走漏了风声,鲧起了反心怎么办!但世上事就那么奇怪,鲧好像知道尧帝所想一样,回朝时竟不是一个人,不仅带了他那高高大大的儿子禹,还有“四岳”陪同,明摆着这是有想法有准备。尧帝心里“咯噔”一下子,他知道这事不能硬来,于是假意安抚安抚,便匆忙退朝了。

其实尧帝虽然有顾忌,但并不是怕他鲧,只是不想搞得太僵,大家都下不了台!正在这时,他的两个宝贝女儿蛾皇和女英带着女婿舜回来了,看到舜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舜这个小伙子是颇让他欣慰的。几经考验,舜都顺利过关,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年轻人乃是尧帝内定的接班人。尧帝看着舜,真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中意”,看着看着,看出主意来了!

尧帝又仔细想了整个事情,竟然失眠了,第二天上朝挪到了下午三点钟。众臣两边列班站立,尧帝才揉着熊猫眼上了金銮殿,喝了杯龙井茶醒了醒神,示意大家安静,开腔说道:“各位爱卿!朕在位几十年,顺天应人,海内艾安,然我中华天朝自黄帝爷开始就立有‘南巡’之规,所以朕亦不能例外,故明日起,由舜代行天子之职,朕将南巡!”

把球踢给了舜!

舜可不是个吃干饭的,一上来马上整顿朝纲:

一,净化中原。把每朝每代都捣蛋的共工一族流放到幽州,变成北狄;把心怀鬼胎的讙兜流放到湖南的崇山,变成南蛮;一直不服管的三苗部落整体“移民”到三危山,成为西戎;治水不力的鲧,先在脸上刺青涂墨,流放到羽山。

二,辟四门。原来的四大怪物:黄帝的儿子混沌,少昊的儿子穷奇,颛顼的儿子梼杌以及缙云氏的儿子饕餮。这四个家伙一直让老百姓生活得不安心,时时要注意他们的袭扰,这也是尧帝这个老好人遗留下来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大家知道的“四岳”这四个大佬也是牛哄哄,尧帝拿他们没办法,还举荐并保护鲧这个笨蛋。于是,舜就“谋于四岳,辟四门”,借四岳之手将四个怪物驱逐出去,从而既削弱了“四岳”的实力,又使得国之四门安宁了,就是史书上所谓的“四门穆穆”。

三,设法官。这件事太牛了,舜设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皋陶。据说这皋陶养有一只宠物叫獬豸,外形似羊似鹿,头顶正中长一只角,所以又称独角兽。獬豸可不得了,能断案,很简单明了,谁有罪它就用角顶谁,真相迅速大白。这皋陶还发明创造了“五刑”,就是五种刑法:墨、劓、刖、宫、大辟。这里我不具体说了。只是这第一刑,大家一定要记住,和咱们的书法关联很大,首先缘于文字的书写、记录的重要性,若有人犯了罪被记下来,这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史官的地位很高,连老大都怕。一般人真犯了罪,则是在脸上刺上字,再染上稷发明的墨,一辈子都不褪色。这样一来,你就明白了,收拾鲧,是皋陶的事,是以法办事,这样舜就可以推卸矛盾了,可见构建法制社会多重要。

四,设五教。仅有“五刑”肯定不行,孔子说得很清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光靠硬的肯定不行,还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兴办教育,设五教。舜想到了尧帝的两个哥哥。稷和契两兄弟,在尧时代虽然参与了国家政务,但没有实际的官职,看得出尧对他们还是有所忌惮。舜就不一样了,他不怕,这两人年纪已经大了,蹦跶不出啥,又有威望,又有能力,用!稷被任命为司农兼科技部部长,全面负责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契则官授司徒,主抓教育,推行“五教”。

舜的这一系列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化和建设,有效提升了治理能力,很快新时代的一大批重要科研项目和初步成果报了上来。

首先是稷上报科研项目。由于洪水未退,农业很难发展,所以稷只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科技部这方面。他主要的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多年洪水的泛滥,导致桑蚕业萎靡衰败,带来的一大问题是书写所用的材料帛严重供不应求。基于这个考虑,极需开发新的书写载体、书写材料。同时,也应看到,洪水也带来一个新兴植物的兴起,这便是竹子,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如今全国几乎遍布毛竹。所以综合考虑,如果能用竹子作为书写材料,就不愁书写材料不够用的问题了。

舜听了半天,并没有发表意见。

其次是契的项目。契在全国推广“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主题教育活动,事是个好事,但仅是口头宣传总是不行,需要编写统一的教材,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了一部分,比如在全国的各大名山都刊刻了不少相关内容,尤其是舜关于“五教”讲话的一些金句。下一步还准备进一步刻遍中小部落,而且在刊石的过程中,也逐渐改进了工具,由原来的骨片、石片,升级换代为青铜的刀具,这种刀具比较锋利,不仅刻石,用于砍伐木头等都是无往而不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刊刻在山上、石上,很多老百姓不看,这样的教育效果便大打折扣,所以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样能让教材内容进入千家万户,最终深入人心,乃是当务之急!

舜听了两位前辈兼大臣的工作报告,微笑着看着他们,问:“就这样?”“是,就是这样!”二位齐声回答。舜不是很满意,你要说老大就是老大,不急不躁,根本不提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这和尧当年执政风格大不相同。在舜看来,我是老大,考虑的是全局问题,是哲学问题,是精神问题,具体工作有具体部门负责,不然建设这个制度干吗!

于是,舜充分发挥他高屋建瓴总设计师的聪明才智,说道:“朕在前朝为官时,多次听闻先帝爷,也就是朕的岳父夸赞你们两位的‘默契’精神,而今进入了新时代,这种默契配合协作的精神不但不过时,应该更大更强地发挥这种精神的作用。我相信,只要你们两位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默契协作,补齐短板,就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两位爱卿有问题吗?”老大这番话一说出口,还有啥问题,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二人赶紧击掌拥抱,表示精诚团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舜扫了一眼大家,扭身退朝。刚刚接了老子鲧的班的大禹,嘴张了几张,硬是没有说出口:这天下洪灾依旧,我爹也被流放了,总不能任由洪水泛滥,百姓遭殃啊!谁来治水呢?这老大心里怎么想的呢!

话说稷契二兄弟手牵着手回去后开始研究如何合作的事。

“哥,你说我发明的青铜小刀对你有用吗?”契比较直率,长期玩刀刻字的人脾气、风格都比较直率。稷则是憨朴中透出细腻,他想了想,问:“你那刀能把这些竹子劈开吗?”“当然可以!”话音未落,契已经抡刀把一根竹子剖开了,连带着削得干干净净,成了几个小竹片,稷很高兴,拿起来,以头发聿蘸墨写了一下,不行!墨上去后全滚成了一颗水珠,竹子不吃墨,怎么办呢?契有些失望,看来用竹片写字不现实,多也不起作用,于是随手削了几个宽点的木片递给了他哥。稷在木片上一写,可以!而且很舒服,光滑的木片,聿一上去很舒服,真有点帛的感觉!两人大喜过望!

但很快希望变失望,虽然树木比丝帛多一些,但大水之中活着的没有几棵,长久下去肯定不是事。稷坚持认为眼前竹子最多,必须要在竹子上做文章!这个搞农业研究的对待农作物,对待这些个植物还是有天赋,有感觉,也有感情,经过竹、木的反复比较,稷发现原来竹片上不吃墨,不是竹子本身的问题,而是竹子上有一层像油一样的水,如果把这个水脱掉的话,就像人出汗一样出掉了,不就得了。他马上架火烤起来,竹片在烤的过程中确实有水慢慢地淋出来,用杯子接过来喝了,味道还不错!出了汗的竹片,再用来写字,这叫一个爽!稷激动地大叫不止,把午休的契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但一听,这的的确确是件大事!

兄弟俩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前行,很快就解决了又一大问题:用头发做成的聿,原本只是一撮头发扎在一起而已,写在宽大的帛上还行,现在在小小窄窄的竹片上写字有很大的麻烦,一聿下去,小竹片上写不了俩字。于是,两人又在竹子上找答案。“竹子不是空的嘛,哥,把头发塞到竹孔里,再用你上次弄的那个胶一粘不就行了。”契既然这么说了,确是好主意,稷三下五除二,很快做了一支,一写,还是写不小,晕死了!契有点泄气,说:“算了,哥,还是你来吧,我是粗人,你适合做这细活。”稷拿着这支聿,翻来覆去地琢磨,他逐渐琢磨出道道来了。这支聿的头收起来,前后一样粗,原因在于头发是前后粗细差别不大,如果找一些前粗后细的毛,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回头,他看到了他后面的那只山羊,走过去抚摸了几把,山羊乖乖地跪在那里,稷不管它,摸一摸手里的毛已经够用了!

大功告成,一支竹子、羊毛制成的笔诞生了,写起小字来那不要太爽!兄弟俩又为此喝了两杯,并为聿命名为笔。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此话不假,兄弟俩很快又默契了一把,即契送了小刀给稷,字写错时,可以用小刀削去,这样左边挎刀,右边挎笔,写起字来不要太潇洒哟!

“默契精神”的成果首先体现在了稷的身上,解决了他的大事情!

稷觉得有点对不住弟弟,自己的事解决了,但契的事怎么办呢?

没想到,契笑眯眯,胸有成竹地说:“哥,你的问题解决了,我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嘛!”稷有些费解,契看着稷一脸懵逼的样,说:“你的竹片、笔,我也可以用啊,上面抄写五教的内容,不就是最好的教材吗?多简单的事啊!要我说就叫竹简,木片那种咱叫木牍。你看,如果一片片按照文字内容串起来,就叫册,一册册加起来够一个完整内容就叫篇,这样一卷就叫卷,历代最重要的文字那几册就叫典!”

其实,契还有点小心思:如果用筆先在石头上写好字,再刻不是更好吗,既不会再刻错字了,而且可以刻得精致好看很多。

当兄弟两人拟好奏折,信心满满,兴高采烈地上朝了,他们想着这下能够邀功请赏,誉满朝野了,但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