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离开大埠子的我万般不情愿回到大埠子,三叔每次都是语重心长地劝我:“你要回来,给你父亲上坟。你不愿给别人上坟可以不去,但你父亲的坟你要来上。”
大埠子距离县城三十五公里。以前那里交通极为不方便,每次过去的路以及回来的路,都觉得无比漫长。
曾经通往大埠子的唯一一条路,晴天的时候坑坑洼洼,自行车难以通行,要时不时下来推着走,雨雪天的时候泥泞无比,每次通过它都要经历一番严峻的考验。
但不管怎样,每年至少春节前的小年要回去一趟。上坟要赶在小年这天去最好。也是不管怎样,三叔都会在他家门口或者村口,等待我一个人到来,或者带着弟弟、妹妹、孩子等一支队伍过来。
上坟对于三叔来说,具有很郑重的仪式感,因此他要安排三婶包水饺、炒菜等我们回来吃,他带着我们剪火纸。这个流程要历时三四个小时,常常让我心急如焚——上完坟天就快黑了,还要赶路回县城,没法不着急。
但有一次,三叔和我在我父亲坟前说了一段话,让我再也不着急了。
他说,你们都走远了,不想回来了,以后你们的孩子,也慢慢忘记这里了,没关系,只要你还能来就好,以后的子孙们,不想来就不来了,反正我还在这里,还能守几十年,只要我一天还能动,就能来给你父亲上坟、你大爷爷上坟。
三叔说这段话时哭了,我也哭了。从此老老实实,过年或者清明,到了点就来大埠子,为的是给亲人上坟,也为的是安慰三叔。
三叔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还能在那十来座坟墓前守多长时间?
他说,没关系,他不在了,还有三弟在。
三弟是名长途货运司机,经常全国各地跑,但无论跑多远,回来的时候,还会把他的大车开回到大埠子,陪着他的父亲。
很多次建议,三叔和已经结婚了的三弟,彻底离开大埠子,到县城去居住,毕竟城里生活条件好一些,挣钱容易一些,孩子得到的教育也比乡下强,但三叔固执地不愿离开。
那段他说过的话,难道要当承诺守一辈子吗?这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