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媒体在网络上的蓬勃发展,外部舆论环境日益复杂,民众的维权意识空前强烈,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尤为重要的新课题和新挑战。邮储银行亳州市分行不断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加强声誉风险防控,全方位、多举措、“放实招”健全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强化服务,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
该行在做优服务上苦下功夫,通过强化依法合规经营、规范产品销售行为、加强收费价格公示、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充分论证产品及业务政策等措施,实施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声誉风险事件的发生。并从严从实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升客户的体验感,让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同时,加大培训,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极引导和教育员工充分认识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案防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员工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使用的管理,使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考虑到可能引发的舆情,让员工自觉维护企业形象,从而使舆情管理从“被动处理”向“主动防控”转变。
提高效能,打造高效的声誉风险处理机制
该行建立了声誉风险事件快速响应机制。对发生的风险事件,实行首问负责制,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处理,统一内外解释口径,并始终坚持为客户着想,及时化解涉访客户的负面情绪,快速有效处置风险事件。
为加强声誉风险工作的有效管理,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该行对发生的风险事项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规范化的工作台账,并按照“分门别类,一事一档”的原则,强化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各项工作的留痕。
按照网点职能及服务客户要求,制定网点标准化服务方案下发到各网点,要求各网点临柜人员提高办理业务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化解因办理业务、服务水平不到位等引起的潜在的声誉风险事件。
明确职责,构建全方位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对声誉风险进行集中系统管理,该行设置专一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负责,并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将声誉风险管理各环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明确管理责任、避免利益冲突,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效率,不断强化声誉风险管理能力。
还建立了舆情和声誉事件报告制度、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归口管理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协作机制。明确办公室作为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声誉风险管理团队,强化舆情监测引导队伍,完善了舆情联络人制度;建立了重大声誉事件 应急处置机制等,切实防范声誉风险。
加强协作,形成声誉风险防控联动效应
邮银协作,全面统一思想认识。该行积极主动与当地邮政分公司舆情管理部门、代理金融部门沟通,统一思想认识,认真查找舆情根源,不推脱,合力化解负面舆情。
同时,积极做好与媒体沟通协调工作,抓住舆情处理的最佳时间,“透明、诚恳、高效”地予以回应和解决。尽可能确保媒体对声誉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减少猜疑,减小小事件的危害。采取疏导为主、正面宣传引导的方式,共同应对声誉风险。更要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尽量缩短报告路线和处理时间,积极构建防控声誉风险流程、报告途径,保证对外口径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落实监测,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制定舆情值班制度,安排专人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主流媒体和网站,重点关注负面及有害舆情,做到及时、迅速的处理不良舆情;按季度开展声誉风险排查,排查工作覆盖到全部工作岗位和全部工作流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声誉风险,第一时间化解声誉风险。
同时积极利用内外部媒体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广大客户对邮储银行的认知,并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协调,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投放系列信息报道,强化宣传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邮储银行的公众形象、品牌形象。
(岳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