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2631件,结案70375件,同比分别上升14.66%和18.63%,收结案双双突破7万件。诉前委派调解23365件,结案21348件,调解成功9235件,调解质效位居全省法院第二。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6022件,结案5963件,结案率99.02%,位居全省中院第一。
聚焦党的政治建设
全市法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注重“三个结合”,以主题教育推动审判发展,以审判业绩检验教育成效。
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以法院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件为镜鉴,开展专题警示教育,促使干警存戒惧守底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配合有关机关对5人追究刑事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宪法,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增强法官宪法意识和职业使命。积极创建“五星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两优”评比等活动,基层党组织活力明显增强。
聚焦平安亳州建设
2019年,全市法院审结刑事案件4012件,判处罪犯5685人,一审生效判决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276人。
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从严快判,审结武振飞、程晋良、沙如意等涉黑涉恶案件87件,创造全省首例涉黑案件当庭宣判、全部庭审直播等多个第一。开展涉黑涉恶犯罪“打财断血”执行专项行动,全市法院已判决案件中查封、扣押、处置黑恶资产8500余万元,执行到位罚金540余万元。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惩故意杀人、“两抢一盗”等严重暴力犯罪,严惩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严惩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严惩生产销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加强涉诉案件矛盾纠纷风险排查和防控,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开展“江淮普法行”、打击“套路贷”“校园贷”、防治校园欺凌等专题宣传活动41次。编写30个黑恶典型案例,通过村村通“小喇叭”在全市广播。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全市法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44627件。
为保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全市法院审结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2190件、知识产权案件488件,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四集中”审判模式。
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12081件,市中院会同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职业放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职业放贷合同无效,高额借款利息不予保护,并将143人纳入职业放贷人名录,有效遏制民间借贷乱象。
市中院出台了15条措施,护航民营企业发展,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提高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加大司法审查力度,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加强司法数据资源运用,总结分析案件折射的社会问题、管理问题,提出司法建议21条,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聚焦民生司法诉求
全市法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诉求,坚决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9953件,结案19428件,结案标的额82.57亿元。
坚持多元解纷,促进纠纷源头治理,实施“八个一”工程,全市27个法庭均建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建筑工程、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诉讼多发领域,推动主管部门建立专业调解组织,法院派员参与指导。2019年,一审民商事案件委派率65.84%,位居全省第一。
2019年,市中院加快建设现代化诉讼服务中心,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电子送达、云柜自助材料递转等应用,诉讼服务大厅接待群众7.27万人,12368接听电话1.33万次,网上立案6124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42次。加强司法救助,救助347名特困刑事被害人和申请执行人,为485名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57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