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建立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5月9日,我市印发《关于建立农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标志着全市将正式建立长治长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持续保持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筑牢卫生防疫的基层基础环境,促进农民群众养成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

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扶贫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以“整洁的乡村环境、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发展“小菜园”“小药园”“小果园”, 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我市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由易到难、梯次推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扎实有效推进农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市将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实现柴整、路净、塘清、厕洁、村美;户内环境实现“五净一规范”,做到院内净、居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院内物品摆放规范;认真开展改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行为,着力解决养殖场污染环境问题。

我市将建立进步激励机制,从5月份开始,农村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暨人居环境整治转入常态化工作,对乡镇的整治工作成效评估以县区为主开展,市级对整治工作优秀等级配套奖补20万元,对进步较大等级配套奖补10万元。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