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有了“亳州标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工作如何开展?服务质量如何评价?标准来了!日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组织编制的“互联网+政务服务”4项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据悉,这4项地方标准分别为:DB 34/T3557-2019《“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工作规范》、DB 34/T3556-2019《“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南》、DB 34/T3558-2019《“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DB 34/T3559-2019《“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质量评价方式及等级划分方法》。

自2014年12月以来,我市建成“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平台,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截至目前,累计受理群众办事申请2571.00万件、办结2533.90万件,群众满意率99.9%,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亳州模式”标准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把健全完善规范化服务标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着重从协同工作规范、服务质量评价指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服务质量评价方式及等级划分四个方面入手,撰写、制定了4项地方标准。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4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推动我市政务服务规范化、科学化,对于推动我市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持续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亳州样板。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