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竟敢买卖国家机关证件 涉案账户疑似用于电信诈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5月7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将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的王某某抓获。

2019年11月,王某某的邻居仝某某突然找到他,让他带上身份证,去申请一个营业执照,注册对公账户,做法人,注册完后把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交给仝某某,他用来做网络充值生意,每个月王某某能拿到5000元。

王某某想着不用工作,每个月还能有5000元的收入,他就同意了。不久,王某某办完证件后,便把公司资料卖给了仝某某。

据民警调查发现,其买卖的公司账户流水量大,极大可能是用于电信诈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对公账户本是企业之间资金往来的工具,但警方调查发现,一些诈骗犯罪集团为了转移涉案资金,不惜向黑中介重金购买对公账户这一犯罪工具,黑中介为了牟取暴利,招募一些谋求蝇头小利的社会闲散人员,出卖个人法人身份虚假注册公司,开设对公账户。买卖对公账户、个人银行账户、电话卡等,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关联犯罪和黑灰产。

据了解,今年以来,亳州市公安机关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98人,同比上升345.45%,破获案件182起。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涉及的各类上下游关联犯罪和黑灰产,我市开展了集中打击整治行动,2020年以来,我市共抓获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嫌疑人5人,缴获涉案公司印章17套、营业执照7套。

警方提醒,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对公账户等信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和对公账户,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买卖银行卡和对公账户涉嫌违法犯罪,切莫贪图小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旦发现买卖银行卡和对公账户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自觉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