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博物馆日 体验安徽博物院新玩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浑厚华滋——黄宾虹书画作品展”开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虽然是周一,安徽博物院正常开放。上午刚开馆,由安博联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推出大型原创展览“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就迎来了不少观众现场参观。

北魏平城文物通过309件(套)文物,带领观众聆听一段千年前的“融合”故事,感受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传统与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也是我省首个“一带一路”主题相关的文物展。其中,跨越一千多年时光、出土后首次展出的北魏壁画展现了北魏人出行、庖厨、宴饮的场景,极其震撼。

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宋绍祖墓等古迹中出土的陶俑在展厅中央独立展柜中列阵,带观众感受北魏仿汉制建立的车舆制度。

磨花玻璃碗、牵驼俑等珍贵文物具有浓浓的“丝路范”,则反映了当年北魏平城作为丝路起点,各种稀奇商货、技术在这里汇聚交流的繁荣景象。

5月18日上午,“浑厚华滋——黄宾虹书画作品展”也同时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正式开展。黄宾虹原籍安徽歙县,其艺术人生与安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徽博物院也是国内收藏黄宾虹作品较多的博物馆。此次展览精心遴选了安博馆藏黄宾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花鸟、山水、书法作品七十余件,可以说是安博馆藏黄宾虹作品最为全面的一次集体亮相,带观众一起思考、审视他的文化艺术道路,静静地与大师神会、论道,认识一个真实的黄宾虹。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今年安徽博物院还有力增强线上活动力度。安徽博物院院长胡敏介绍,截至目前安博已经开展的三场直播活动,热度空前,共吸引了近200万观众在线“围观”。(记者 符秀云)

(责任编辑:王红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