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书记“直播带货” 滞销桑葚成“网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朱贵德(左)正在直播推介桑葚果

亳州新闻网讯 “第一次搞直播销售就帮村民卖出了10000多元的农产品,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5月21日,说起自己的首次“直播带货”,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驻谯城区观堂镇晨光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朱贵德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观堂镇已有1800多年植桑历史,晨光村是该镇主要桑葚种植基地。2015年,在安徽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晨光村以集体名义流转土地2.2公顷,建设了果桑种植示范园,引进多个桑葚品种,不断扩大桑葚种植面积。

近期,村里的桑葚大量上市,但因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出现了滞销,由于成熟的桑葚易落果且不易储存,尽快将桑葚销售出去就成了村扶贫工作队的头等大事。

“现在直播带货这么火,我们能不能也尝试一下。”有了这个想法,朱贵德立即向镇里进行了汇报,镇党委、政府十分支持,镇党委书记王钊还主动提出也参与直播活动。

5月15日,谯城区第五届桑葚采摘节在观堂镇晨光村开幕,朱贵德和王钊一起现场“直播带货”,在网上“叫卖”桑葚:“我们村的桑葚又大又甜、营养丰富,欢迎大家前来选购……”

直播中,朱贵德向网友们介绍了晨光村的情况,“带着”网友们参观了村里的桑葚园。朱贵德介绍说,桑葚药食同源,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延缓衰老、改善皮肤的美颜效果,桑叶具有疏风解毒、清肠润燥、清肝明目的药用。

“我们的车厘子味道浓郁、口感很棒!”“观堂大蒜皮薄、肉厚、汁浓,辣而不呛”……除了桑葚,王钊还推介了当地刚刚上市的车厘子和大蒜等特色农产品。

直播过程中,设置了抽奖“福利”——向网友赠送采摘园门票和桑葚,短短1个小时,吸引点击量达13万多人次。直播后的两天恰逢周末,晨光村的桑葚园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其中不乏组团而来的游客,两天卖出了10000多元的农产品。很多客人都是通过直播知道采摘节的。

据了解,晨光村曾因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支柱产业等原因,成为重点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精准帮扶下,晨光村不仅创办了集体企业,还围绕“桑”文化搭建起了桑产业链。

如今的晨光村,已经从昔日的贫困村成了脱贫“明星村”,先后被评为AAA级旅游乡村和优秀旅游乡村。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