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管好排污口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该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共享信息,形成部门监管合力,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及时做好入河排污口登记、建档和立牌,加强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快推进整改工作,促进河流水质持续改善,助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我市建立清单制度,对全市排查出的363个入河排污口,按照“一口一档”要求,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同时形成清晰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根据清单逐条对照研究,逐项细化措施,立行整改,对账销号。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已全部整改完成,省生态环境厅于去年底对我市入河排污口整改情况进行了验收。

组织联合执法。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水利局建立了入河排污口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开展入河排污口暗访抽查,实行动态排查、动态更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

依托科技支撑。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利用无人机对“五条河”沿岸入河排污口整改情况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出36个存在反弹现象的入河排污口,对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环境问题清单,确保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