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只要肯吃苦,生活就会比蜜甜。”望着满园茁壮成长的梨树,贫困户谭志兵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谭志兵家在利辛县王集乡杨沟村杨庄。2012年儿子出生时,妻子不幸去世,自己又当爹又当妈地抚养两个孩子。家里还有一个重残的妈妈,家里的重担全落到他一个人身上,而且不能出门务工挣钱。他的家庭情况被村两委了解后,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除了为他们一家人办理低保、落实扶贫政策,还能从什么方面来提高他的收入,增加他的生活希望呢?”包村干部王翠花开始思索谭志兵以后的路。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特色种养业给贫困户带来了增收途径。谭志兵能不能也走这条路呢?
当村干部把政策向年轻的谭志兵宣传时,他想到自家有11亩土地,如果都种上梨树,相信三年后准会有好收获。
2016年,在王翠花和帮扶人马文新的指导下,按照程序,谭志兵向村里申请了特色种植项目,办理了5万元无息贷款,购买梨树苗。开始没有经验,梨树成活率不高,开花不多。于是他购买书籍,电话咨询农技部门,向其他种植户认真学习,只要产业部门有培训会,他都积极报名参加。
有了政策的支持,在村干部和帮扶人的鼓励下,谭志兵充满了动力和希望。三年来,11亩梨树挂满了果子,年收入近万元。随着梨树的长大,挂果会越来越多,收入自然也会越来越高,谭志兵喜出望外,心里甜甜的。
现在,谭志兵更忙了。有了挣钱的路子,有了生活的希望,他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仅靠种植梨树日子越来越好,也成为村里贫困户致富学习的榜样。
“多亏党的好政策,让我找到了摆脱贫困的路子。”每次看到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谭志兵眼神里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