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幼时因家人宠爱,鲜少干农活,并不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直到那一年夏日夜里收麦,我才真正体会到农人的心酸与不易。
那天傍晚,劳作一天的爷爷腰板刚碰到床,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便传来。
“老陈叔,咱南河堤来收割机了,赶快起来收麦。”爷爷猛地坐起来,挺直身子对奶奶说:“走,拿着袋子去南河堤。”转身唤我:“快去偏房开车!”不大会儿工夫,一家人乘坐着老年机动三轮车赶往农田,那场面俨然几名英勇的将士奔赴战场,上阵杀敌。
车子还没完全停稳,爷爷就迫不及待地下车。田野里机器轰鸣,天气预报说晚上很可能会有降雨,村民都很着急,本来并不宽敞的小路上挤满了等待收割麦子的村民。许久,机器终于开到我家农田。爷爷和机主谈好价钱,又令我和奶奶准备好塑料布,等着收麦。爷爷拿着手电筒跑到麦田里,紧跟着收割机,生怕遗漏了一株麦子。
收割机的吞吐量很大,动作迅速,三下五除二就把麦田收割得干干净净,又把麦子倾倒在我们摊好的塑料布上。爷爷捧起一把麦子,用牙嗑了几颗麦粒,“嘎嘣,嘎嘣”脆响,爷爷发出爽朗的笑声:“不错不错,老天有眼,老天有眼,没亏待咱老百姓。”随后我们祖孙三人忙把麦子装进袋子,又抬到三轮车上。一切收拾妥当,关键时刻却发现三轮车没油了。
“唉,真是不凑巧,关键时候掉链子,咋能这个时候没油。”爷爷塞给我30元钱,“赶快骑你大爷家的自行车去街上买油。”我推起自行车就跑。
到了街上才发现商家都大门紧闭,跑到集市西头的加油站,“砰砰砰”敲门,可是没人回应,估计都回家收麦了。
其实当时大姨家也经营一家加油站,只是爷爷叮嘱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她家,深夜去加油,一来怕麻烦她,二来不想让她家吃亏,大姨肯定不会收油钱。可是眼前这家加油站大门紧闭,我只好蹬着自行车跑到集市南头大姨家灌油,正逢姨夫去给一辆收割机送油,顺便将我的油桶装满。
回到农田给三轮车喂饱油,爷爷发动三轮车,我与奶奶紧跟其后,到上坡路,车子开不动,我和奶奶在后面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大雨来临之前把麦子运到家里,掏出手表一看,已经凌晨三点。转而想想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收麦的村民,我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风吹麦浪,送来缕缕麦香”。在文人骚客的眼中,麦田里满是诗意。可是,对于农民来说,麦收季节终归是一场体力与心力的较量,只有满仓的喜悦才能抵消所有的劳累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