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在会上发布了2019全市生态环境状况。
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多项工作取得开创性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实现新突破。2019年PM2.5年均浓度5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全省降幅第五,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中,我市PM2.5平均浓度77.8微克/立方米,完成国家下达的秋冬季攻坚目标。
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我市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省政府考核要求,全面完成“水十条”规定的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获得省级水生态补偿资金2150万元,位居全省第三位。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率在全省率先实现44%的目标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
问题整改销号率居全省前列。依托生态环境问题清单管理系统,实行“县区整改初验、市级核查验收”动态销号管理,纳入清单管理生态环境问题34736个,已按时间节点通过市级核验29563个,核验达标率85.11%。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率位于全省前列。
生态领域改革成为全省样板。完成生态环境系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组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机构,设立89个乡镇(办事处)工作站,定编828人,打通乡镇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省委书记李锦斌、国家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专门批示,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全省推广,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环境报、安徽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全省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建设现场会议在亳州召开。
环境监管不断加强。2019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2000多人次,检查单位4262家次,发现问题1000多个,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379个,共实施环境行政处罚181件,罚款1166余万元,同比增长33.09%和74.36%。全市使用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共203件,其中查封扣押161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2件,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移送3件,停产整治17件。
(通讯员:孙凌 全媒体记者: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