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丽在为燕凤侠老人理发
亳州新闻网讯 “大娘,这头剪得咋样?”“好,好,比我大儿子剪得好看。” 近日,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78岁的贫困户燕凤侠对着镜子看了又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燕凤侠独自带着两个四十多岁的儿子生活,娘仨都患有三级智力残疾,日子过得非常清苦。2015年经精准识别,燕凤侠娘仨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享受了低保、残疾人补贴等帮扶政策,一家人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近日,在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走访“二十看二十问”和“六看六问”调查活动中,作为小奈村扶贫档案员,刘迎丽走访到燕凤侠家时,发现因其大儿子经常外出捡破烂,把整个家搞得像个垃圾场。刘迎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即叫上村包点干部王纪侠一起帮助燕凤侠老人清理垃圾,打扫庭院,整理衣被,直到把整个家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方才离开。
回到家后,刘迎丽突然想起燕凤侠及其二儿子看起来蓬头垢面的样子,应该是很久没有理发了。经与王纪侠电话联系得知,俩人因智力残疾加上本人不讲究卫生,理发店都不愿意给其理发,平时都是大儿子凑合给她娘俩理发。了解情况后,刘迎丽当晚在网上购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决定自己为燕凤侠娘俩理发,“解决娘俩的‘头等’大事,也算为贫困户出一份力。”
一大早,刚收到网购理发工具的刘迎丽,就赶到燕凤侠家,先给燕凤侠娘俩测量了体温,然后开始理发。“第一次给人理发,推子刚拿到手就不听使唤,心里非常紧张,感觉无从下手。”面对采访,刘迎丽笑着回忆说,“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整个理发过程,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他们娘俩开心的笑容,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刘迎丽是好样的,自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样样都冲在前。” 小奈村委会主任许咏梅介绍说,“基层扶贫工作大多是烦琐的小事,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对于提升帮扶成效,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都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