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蜱虫传播大疾病(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夏天到了,大家户外出行变多,草丛、灌木、林区等场所成为避暑胜地,但在外游玩或者进行农耕的户外活动时要警惕一种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动物——蜱虫。

1. 蜱虫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是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蜱虫的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幼虫、若虫和成虫,每年4-10月最为活跃。

平时这虫是扁的,吸血后就变得圆滚滚,在不同发育时期,吸血后可膨胀十几倍,甚至100倍,可见它吸血量之大。

目前已知的蜱虫可以传播的疾病包括83种病毒、31种细菌和32种原虫,我省主要流行的蜱传疾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此外伴有疲劳乏力、厌食、恶心等,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除以上预防办法外,还应做好灭虫消毒。平时要及时清理杂草,进入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以及接触家畜时要做好防护,并在离开时确认没有蜱虫附着。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虫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虫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3. 被蜱虫叮咬后该如何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去医院找医生用专业工具处理再消毒,如果去医院不方便以下方法也可以应个急。

其中方法一要用尖头镊子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垂直向上拔,避免将蜱的口器和头部留在身体里。方法二危险系数较高,不建议使用。


(责任编辑:lihui)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