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十河镇:唢呐打开致富之门 以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非常感谢,镇文化站送来的唢呐、圆笙、箫等管乐器材,有了这些东西,我就可以不再为购买乐器感到压力了,更加坚定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鼓舞我通过学习民间传统文化改善家庭现状,实现文化致富的信心。”6月3日,收到谯城区十河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赠送的声乐器材后,“00”后小伙卞星豪欢喜地说道。

卞星豪家住十河镇位李村卞庄自然村,今年17岁,现在在河南王皮溜郭窑村唢呐学校学习民间艺术传统唢呐。其父母因患有一定程度精神智障,在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9月顺利脱贫。

2019年7月份初中毕业的卞星豪,因自身喜爱民间传统艺术唢呐,而选择放弃读高中,去到唢呐学校学习专业吹唢呐。问其原因时,他说:“从小就喜欢和爷爷一起去听‘响’,特别喜欢吹唢呐的,随着年龄增长,对于唢呐的热爱并没有减少,相反地还在逐渐增加。我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一定可以把这项艺术学好,传承下去,并通过‘吹响’改善家庭生活,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十河镇综合文化服务站站长王洪志介绍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选择学习民间传统艺术的越来越少,当听说卞星豪的事情后,我第一时间就给他家里联系了,并通过村里联系到他,把价值1500多元的管乐器材给他送来,一是缓解他因学习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二是希望能在他的成长道路给予帮助。同时,也希望,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能得到更多人关注,传承下去,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王洪志 许玉林)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