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青疃镇李圩村肉兔档案
产品:伊拉肉兔
产地:涡阳县青疃镇李圩村
产品特色:出肉率高,肉质鲜嫩
联系人:李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宿朝峰
销售热线:13966522377
产业发展情况:李圩村肉兔养殖扶贫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带动模式,全村发展肉兔养殖户70余户,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在亳州,兔肉又叫“小跑肉”,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市民餐桌上常见的下酒菜,也是亳州人外出时常带的土特产。可以说,广受市民和游客喜爱,名声在外。
要吃到好吃的兔肉,必须先有优良的肉兔做原料。
涡阳县青疃镇李圩村,就是一个养殖优良肉兔的村子。该村的肉兔品种为伊拉肉兔,75日龄体重2.5公斤,净肉量1.5公斤,出肉率在58%-60%,比一般的肉兔出肉率高8%-10%。
李圩村地处涡阳县城东北37公里,是涡阳全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2014年,李圩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93户253人,贫困发生率为6.7%,农业生产以传统种植为主,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2017年,李圩村实现村出列。青疃镇曾是全国知名的兔毛市场,李圩村很多村民曾从事过兔毛生意或养过长毛兔,养殖肉兔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为巩固脱贫成果,2018年,该村开始发展肉兔产业,投资近60万元建立肉兔养殖扶贫基地,积极推进肉兔养殖产业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带动模式,全村发展肉兔养殖户70余户,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肉兔产业已经成为李圩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肉兔市场行情疲弱,销售价格较往年偏低,给李圩村的肉兔养殖产业带来不小影响。咱亳州市民有吃兔肉的习惯,亳州也是兔肉消费大市。李圩村的肉兔坚持使用天然无公害饲料喂养,品质鲜美,质量安全。本报在此呼吁,相关企业和商家积极行动起来,多采购李圩村的肉兔,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