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前6月谯城区秸秆禁烧实现卫星监测零火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以来,谯城区突出重点,堵疏结合,狠抓秸秆禁烧工作,1—6月份,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国家、省卫星监测零火点。

今年以来,谯城区根据全区农业结构特征,针对冬春季大量药材秸秆和荒草落叶较多的现实,多措并举强化秸秆禁烧工作。

严管重处秸秆、荒草、垃圾焚烧行为。结合疫情防控宣传,加大禁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群众知晓秸秆有人问、有人管、不能烧。

持续开展巡查管控。调整了生态环保工作站的人员力量,落实疫情防控和禁烧“双重”包保制度。镇村两级全天候开展禁烧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区级6个禁烧工作巡查组,根据当天气象条件,将巡查重点放在上风向乡镇和下午3点至晚上7点的重点时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乡镇、村,乡镇、村立即派人到现场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对禁烧不力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开展问责处理。

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区政府制定出台了《谯城区中药材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加大乡镇对现有秸秆进行集中收集处置的力度,每收集处置一吨凭到户送缴秸秆数量清册和企业销售发票给予乡镇100元的奖补,主要用于对送缴秸秆农户的奖励,做到堵疏结合,加快从源头消除隐患。

午季临近,谯城区印发了《 2020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秸秆禁烧常态化监管,谯城区范围内全年实行农作物秸秆、落叶、垃圾、荒草等全面禁烧。并通过加大舆论宣传、落实网格化管理、实行包保责任制、抓好禁烧监管重点和因地制宜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等措施,持续强化午季秸秆禁烧工作,截至6月30日(谯城区今年午季禁烧重点时段为5月20日到6月30日),谯城区未出现国家、省卫星监测火点,秸秆禁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葛维旋  记者:汝平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