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村村民正在加工四件套订单
“我们的产品离不开针,可以说是‘尖端’产品!”在谯城区观堂镇晨光村子桐家纺厂,负责人张建设开玩笑地对记者说。
子桐家纺厂是晨光村的重点产业项目,该家纺厂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收入,还带动了20名左右的贫困户就近就业。
晨光村是脱贫“明星村”,近年来大力探索“文旅+发展”路径,发展旅游和现代农业,先后被评为省级AAA级旅游乡村和优秀旅游乡村。子桐家纺厂的落户投产,让晨光村的脱贫致富路锦上添花,村民的日子更香甜。
张建设整理刚到货的布料
能人带回一个家纺厂
“趁着没有下雨,大家加把劲儿把布料搬进仓库,布料要是受了潮,可要耽误订单进度的。”7月25日,谯城区观堂镇晨光村党委书记张海几乎是跑着进入子桐家纺厂,看到工人们正抓紧把刚刚发来的一大货车原料搬进仓库,张海大声地给大家伙儿加油,并松了一口气。
“建设,这几天都有雨,千万要注意,谨防布料受潮发霉呀。”张海把张建设拉到了一边,又耐心地叮嘱着。
在张海看来,子桐家纺厂是晨光村的“宝贝”。晨光村位于谯城区正东、观堂镇北部,与河南永城交界。2014年,晨光村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支柱产业等原因,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近年来,晨光村不仅创办了集体企业,还围绕“桑”文化搭建起了桑产业链。如今的晨光村,已经从昔日的贫困村成了脱贫“明星村”,先后被评为省级AAA级旅游乡村和优秀旅游乡村。
2017年,晨光村顺利实现贫困村出列。出列后的晨光村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力争引进更多的产业和项目,让未来发展的架子搭建得更结实,巩固脱贫成果,让村民生活更有奔头。
晨光村村民张建设在江苏南通开办了家纺加工厂,发展得不错。晨光村希望他能够回来创业。而张建设也有意愿回村发展。2019年,张建设回来创办了子桐家纺厂。“村里的贫困户大都患病或年老体弱,无法外出打工,自己回家创业在带动家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让这些贫困户学会一技之能,就近就业。”
晨光村不仅为张建设建好了标准化厂房,提供各种政策扶持外,还积极在周边为他“招兵买马”。布置厂房、购置机器、岗前技能培训……很快,子桐家纺厂实现了投产,日产家纺四件套3000件左右。
虽然今年年初遇到了疫情,但张建设凭着多年的人脉积累,生意并没有受到影响,工厂从开办之初就进入了每天赶单的快车道,订单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我们前几天刚接到了一笔十万套的订单,刚刚到的布料就是为了完成这边订单。”
目前,晨光村正在为家纺厂新建2000平方的标准化厂房,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就业。
家门口迈上“尖端”脱贫路
在子桐家纺厂缝纫车间,贫困户张素梅熟练地将手中裁剪好的布料压边、穿线,操作电机,很快一张床单成品就在她手中完成。丈夫去世后,几个孩子都在上学,没有收入来源也无法外出务工的张素梅一家很快陷入贫困状态。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政策的精准帮扶下,张素梅一家的生活慢慢有了好转。2019年,子桐家纺厂招收工人时,有裁剪基础的张素梅立马就报了名。
经过免费的岗前培训后,从开始慢慢摸索到逐步熟练,如今张素梅几分钟就能做好一个被套,每天能加工75个左右。按照每个被套两元钱计算,一天大约能收入150元,月收入超过了4000元。“不是家门口建起来工厂,我估计现在还找不到地方打工。”
折叠、压布、包装……贫困户牛秀玲也在忙活着。因患有卵巢癌,47岁的牛秀玲不能做重活儿,无法外出务工,虽然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她不用再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但积极乐观的她一直想靠自己的劳动来增加家庭收入,“我也想为家人减轻一点负担”。
在扶贫小组长入户宣传招工信息的时候牛秀玲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由于缺乏缝纫基础,牛秀玲主要从事产品的折叠和包装,现在每月有将近3000元的收入。
产品包装是固定工资,但四件套的缝纫是计件工资,完成的件数越多,工资就越高。“我现在按时完成包装工作的同时,还会抽时间学习缝纫技巧,想着今后能挣更多的工资。”牛秀玲说。
看着眉间舒展、认真折叠包装的牛秀玲,听着几十台缝纫机操作的声音,让人深深感受到晨光村的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贫困户牛秀玲正在打包加工好的四件套
昔日贫困村变身“明星村”
说起晨光村,现在可是我市的明星村,晨光村的桑葚在市民中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多人吃过,也慕名前去采摘过。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精准帮扶下,晨光村牢固树立“特色富村、文旅+兴村、产业强村”的思想,引进精品文旅项目、探索“文旅+”发展路径、培育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集旅游观光、现代农业、研学、餐饮、民宿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晨光村的优质果桑种植示范园,围绕“桑”文化搭建起了桑产业链,举办晨光村桑葚文化旅游采摘节,提高了晨光村的知名度,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进而推动当地群众更新观念,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晨光村还种植葡萄、秋葵、香椿、草莓等产品,丰富了采摘节内容,并发展农家乐,完善配套民宿,达到游客来村有吃、有玩、有住、有学,“文旅+发展”路径初步形成,先后荣获安徽省3A级旅游乡村、安徽省优秀旅游示范村、安徽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安徽省20条最有特色旅游线路等称号。
“在我们的桑葚采摘园、生态产业园、农家乐,都有贫困户参与务工,贫困户提高了收入,也学会了更多技能。”张海说,村里还会定期评选晨光村“创业之星”“青年致富带头人”,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优化全村的投资环境。
子桐家纺厂的落地,不仅是给这个因乡村旅游而出名的村庄锦上添花,更让晨光村的脱贫攻坚事业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