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说起音乐,实在是惭愧,因为我连个音乐爱好者也算不上,与那些发烧友相比,我能谈些什么呢?班门弄斧罢了。

音乐古已有之,中西皆有,西方的不太了解,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怎么也听不明白,什么G大调,更是如云里雾里,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听过,比较好听,因为看过芭蕾舞剧,边看边听,似乎更好理解些。比较喜欢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如《秋日私语》《致爱丽丝》《爱情故事》等,用萨克斯吹奏的音乐也比较喜欢,除此再也说不出所以然了。

中国早期礼与乐是结合在一起的,只在宫廷里演示,称黄钟大吕,在湖北武汉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就是演奏礼乐的,好复杂,老百姓听不懂,也听不着。孔子说:八俏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看,连孔夫子都生气了。

舞乐似乎在唐朝盛极一时,歌诗舞皆盛,出了一大批风流才子佳人,好像杨贵妃就是凭歌舞上位的,叫什么《霓裳羽衣曲》。但有些时候乐极是容易生悲的,唐明皇爱江山更爱美人,最后美人马嵬坡下死,江山也弄丢了。唐杜牧有一首《泊秦淮》有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是否亡国,关杨玉环和商女什么事呢,板子应该打在昏君身上。

历史发展到现在,音乐更加繁荣起来,传统歌曲、流行歌曲等都有自己的粉丝,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歌星。多年前,儿子还在上初中时,迷上了周杰伦的歌,我怎么也听不明白,有一句歌词反复听都是“刺毛台、刺毛台”,其实歌词是“怎么该、怎么该”,于是想,唱都唱不清楚歌词,有什么好喜欢的呢?

近年来,也出了一些音乐大腕,甚至可以操纵中国好声音之类的大型节目,歌也唱得好,不知为什么,也就只能偶尔听听,喜欢不起来。

我有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把自己坐枯寂了,然后听一些轻音乐或歌曲,经常听腾格尔的《天堂》、韩红的《青藏高原》和降央卓玛的《美丽的草原》等,有一种聆听天籁的感觉,妻子说我属相马,喜欢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这大概是一种巧合吧。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