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桑麻奔小康丨半年6次地方考察走进田间地头,习近平看了什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利民村西田坡庄台,走进田间地头,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在阜阳市阜南县蒙洼蓄洪区曹集镇利民村,习近平走进田间地头,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了解灾后恢复生产补栽补种情况。

  田间地头,半年来习近平地方考察的高频地。浙江余村、陕西蒋家坪村、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宁夏贺兰县、吉林梨树县……半年来,习近平一次又一次走进田间地头。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是习近平一贯坚持的调研方法。

  察生态、话脱贫、谋创新、保安全、问灾情。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走到田间调研,都意味深长。

  察生态,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话脱贫,小作物也能变成大产业;

  谋创新,通过创新驱动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

  保安全,保粮食能源安全是今年“六保”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问灾情,防止洪水过去农民因灾致贫返贫……

  走得远,看得真;问得勤,讲得深。

  半年前,习近平在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半年来,习近平一次次走进田间地头,身体力行,亲自督导,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统筹抓好。

  田间地头,步履不停。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映照出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


(责任编辑:赵菲菲)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