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餐饮浪费 机关食堂先行

“订餐制”、“分餐制”、“半份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正在食堂打饭

做多了,吃不完,浪费可惜;做少了,不够吃,就餐者有意见……一顿饭到底该做多少?曾经是困扰我市机关食堂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今,我市各机关食堂“各显神通”,有的实行“订餐制”,有的实行分次拿餐,既保证让就餐者吃得饱、吃得好,又避免了浪费。

“今日餐单:宫保鸡腿肉、卤菜干、青椒土豆丝,需要订餐的同志请10点之前留言。”8月2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食堂用餐微信群里,食堂的武师傅在上午8点30分左右,按照惯例发布了订餐提示。随后,一条条订餐留言出现在了群里。“一看微信订餐留言,我们就能按人做饭,不会再多做浪费了。”食堂的武师傅高兴地说。

这是市中院食堂推行“订餐制”严防浪费的一项实招。

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压缩“三公经费”,亳州中院建起了单位食堂。运行之初,经常存在订餐人数与用餐人数难以吻合、每餐存有浪费等问题。为破解这一弊端,亳州中院食堂推行“订餐制”,根据用餐人数合理安排饭菜,有效避免了“人多饭少”的用餐矛盾与“饭多人少”的用餐浪费。

“这个桶是盛放倒掉的剩饭、菜汤之类的,以前能倒半桶多,现在只有三分之一了。”该院一位干警介绍,现在干警们的节约意识也在增强,“吃多少,拿多少,拿了就尽量吃完,不能浪费”。

除了市中院的食堂,记者在其他机关食堂里,也看到了一幕幕节约的场景。

在谯城公安分局北关派出所食堂里,记者看到,干警们每次取餐时餐盘里的食物并不多,如果不够吃的话,他们可以再去取。“本来觉得挺饿的,就想着多打点饭,可是吃着吃着就发现撑了,吃不下去了。现在分多次取,就能避免浪费了。”一位干警说,勤俭节约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对广大辛苦种粮者的尊重。

市医保局在食堂显眼位置张贴了温馨提示标语,要求员工适量点餐,他们还专门开会进行部署,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就餐时自觉拒绝排场,要理性消费。此外,该局还要求公务接待要简朴,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坚决遏制公款接待餐饮的浪费行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