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充装液化气与“玩火”无异,不仅将经营者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如果隐藏在居民区还会危及附近居民的安全。8月29日,记者从市安委获悉,8月下旬以来,我市共查处非法充装液化气6处黑窝点,其中5处隐蔽于人员密集区的民房内。
6处黑窝点分别是,涡阳县天静宫街道非法经营储存液化气窝点,利辛县阚疃镇华帝厨具专卖店破旧房屋内黑窝点,蒙城县管闫峰燃气经营点和闫尚好燃气经营点黑窝点2处,谯城区古井镇刘长修门点黑窝点,谯城区涡北沿河路一辆掩藏于厢式小货车内的黑窝点。
据执法人员介绍,6处黑窝点共查处50KG液化气钢瓶33支(13支带气)、15KG液化气钢瓶363支(66支带气)、10KG液化气钢瓶2支(1支带气)、5KG液化气钢瓶9支(无气),倒气枪9把,气泵机3台,电子秤4台。
记者了解到,现场检查发现,此类黑窝点均采用“大瓶倒小瓶”方式非法充装作业,大大小小的气瓶随意摆放院(屋)内,部分气瓶锈迹斑斑,处理现场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检查还发现有220支15KG液化石油气钢瓶超期未检,已全部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报废处理。
现场检查时,暗访组执法人员对现场气瓶进行了清点记录,当即责令相关人员停止违法经营充装等行为,并紧急联系当地镇政府和派出所,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交办,要求属地政府进一步核查处置,并限时向市安委会办公室报送处置结果。针对现场查处的违法钢瓶,及时协调联系专业操作人员和运输车辆将气瓶安全运送至指定地点,对放置气瓶进行妥善处置。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了普法讲解和说服教育,使当事人转变观念,从消极抵触到积极配合执法,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
据市安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继续采取专项暗访检查和问题举一反三属地政府拉网式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保驾护航;同时通过多渠道宣传方式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知识水平,增强对非法充装液化石油气行为的自觉抵制意识。
(通讯员:朱卫峰 记者:李鹏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