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油坊村蝶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市瑞翊鑫隆蔬菜公司和寿县士银蔬菜种植合作社入驻油坊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西红柿、西兰花、甜瓜。油坊村打响“淠河湾甜瓜”品牌,把甜瓜产业建成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8月15日,村民在做特产直播。

8月15日,在花卉基地务工的农户忙着打包鲜花,及时发往合肥和上海市场。

年过八旬的聂士英老人告别了居住60多年的老屋,搬进了改造后的砖混房屋。

油坊村位于淮南市寿县张李乡最西南端,滨临淠河,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富得流油、油香四溢的村庄,然而却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寿县的重点贫困村,位置偏僻,资源匮乏,人多地少,全村3963人,人均耕地不足五分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6户667人。

2018年底,全国劳动模范陈多田主动请缨兼任油坊村党总支书记,带领大伙脱贫致富。2019年3月,张李淠河湾劳模扶贫基地建设启动。截至目前,已建成蔬菜花卉产业示范园、瓜蒌种植基地、林下养鸡、饺子工厂、淠河湾度假村、农业公园等新业态,让张李淠河湾成为一方创业热土,处处迸发生机。除此之外,还投资300万元用于道路、水渠、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劳模扶贫基地的建设,油坊村实现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能让300人不出村就业。

近年来,油坊村还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机遇,开启“电商+扶贫”的精准扶贫路子。以前,当地大棚产的甜瓜基本上都是在县内批发零售,自从有了电子商务平台,每斤香瓜卖到了5元钱,多赚1元钱,利润翻番。

(记者 李博 特约摄影 倪军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李明)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