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秋天,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郁郁葱葱的田野,薅一把青草喂牛,四周是飞来飞去的蜻蜓,那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老家的门前有座小山,不高不低,山里没有野兽,却总是激起童年无限的探索欲。山脚下有那池塘,前几年回去的时候惊讶到它原来这么小,可分明小的时候我在里面摸鱼捉虾乐此不疲。还有那棵歪脖子树,传说是多年前的一个闪雷把它劈倒在池塘上,成群的鸡鸭总喜欢在上面纳凉,于是成就了每次放学我冲上去的鸡飞狗跳。
可让我难忘的还是那四周飞舞的蜻蜓,到现在我也搞不懂,它们那歪头转脑的在思考啥。成群结队的蜻蜓就趴在土墙上,什么也不干,在夕阳的映衬下,它们真的好美好美。我们这些小孩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捉,倒也不是多么难,只是为了好玩。捉来以后也不做别的用途,在手上扑腾几下眼看着它飞走。然后,它们又停到墙上。夕阳下,墙角下是安详的老人们,他们什么也不干,就那样静静坐着,生怕吓跑了这群蜻蜓,一切都美好得像一幅静物画。
我们还在嬉闹,蜻蜓飞了又落落了又飞,不想理会这些黄毛小儿。而如今,再回到那个地方,没有了土墙,蜻蜓也不曾成群结队,更没有安详的老人在墙角唠家常。或者是多了别的乐趣,无暇顾及。处处是新盖的楼,楼里是打麻将的老人。
我们小时候盼望长大,长大后却又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那么,长大的意义在哪?我们在挣钱努力让自己更富裕,却发现最美好的东西是钱买不来的。发展的极限在哪?那些摇头晃脑的蜻蜓知道么?可能趴在土墙上的时候,蜻蜓才觉得自己是个蜻蜓,而不是什么别的飞虫。
而我们人呢?那面属于自己的土墙,你找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