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我以前是贫困户,大家没嫌弃我,都很关照我。现在我已经脱贫了,要以实际行动回报乡邻。”昨日,在谯城区赵桥乡赵桥村郭大庄自然村,郭朝中一边干活一边说。
郭朝中由于肢体三级残疾导致家庭生活困难,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通过享受扶贫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脱贫。为了感谢政府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村民,8月初赵桥村发布“邻长”选配招募令之后,郭朝中第一个“毛遂自荐”当起了“邻长”。“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能为乡亲们当服务员,我愿意。”郭朝中说。
当上“邻长”之后,郭朝中用自家的农用三轮车帮助村民清运秸秆、杂物、垃圾,车子没油了,自己加,车子损坏了,自己修,脏了累了一点也不在意。“看到村里环境变好,乡邻们生活舒适,我就很高兴。”郭朝中说。
在一次走访中,郭朝中发现有几户贫困户家的厕所损坏,一时也没能联系到维修人员,加之天气炎热厕所气味较重,他怕继续耽误会影响贫困户的使用,立刻回家带上工具又去了这几位贫困户的家,在高温和难闻的气味中修了大半天才修好了厕所,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但是他毫无怨言。
“郭朝中是个热心人,时时刻刻把左邻右舍的事放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帮助解决,是俺村称职的‘邻长’。以后俺村有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找他就方便得很了。”郭大庄村民修伟说。
在郭朝中看来,“邻长”既能做政策的“传声筒”,也能当邻居的“服务员”,很有意义。“我要把这份工作干好,为乡邻解决忧心事、烦心事,营造文明和谐乡风。”郭朝中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