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提前完成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任务

法律援助案件6000多件 完成全年任务的103.3%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昨日,记者从市民生办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455件,完成全年案件任务的103.3%。其中办理刑事案件3621件,占比56.1%,社会律师办案5660件,占比87.7%,诉讼案件占比98.2%,办结案件5317件,结案率82.4%,办理农民工案件594件,为农民工讨薪1712万元。

扩大援助范围、降低法援门槛。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纠纷,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以及就业、就医、就学等与民生有关的案件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将精准扶贫困难家庭成员遭遇侵害或民事纠纷的纳入法律援助对象,把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和军人军属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将经济困难的标准扩大到市最低工资标准以下。

强化考核措施。出台《亳州市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办法》,修改了《亳州市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制定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月度考核、排名细则。层层加压,细化任务分解,对各实施单位进行“双月考评、季度督查、季度通报”制度,对落后单位下达督办通知,并纳入全年绩效考核。

提升宣传广度。多途径宣传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范围、申请方式、联系办法。利用评选出优秀案例中的真人真事,进行法律援助成果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

提高服务质量。全市5个法律援助中心全部按照“3+X”模式设置服务事项,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通过案件质量评查、案件旁听庭审、案件回访以及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对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案前、案中、案后跟踪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受援人满意度。法律援助中心在服务好受援人的同时,也服务好法律服务工作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