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康:“任性”放弃外地生意 返乡逐梦小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李小康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他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省会合肥站住了脚。但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放弃了在合肥经营多年的生意,选择回到家乡重新创业。他说,他想为家乡发展尽点力,只要想干、肯干、用心干,在哪里都能有所收获,在哪里都能实现“小康”!

工作之余,李小康还帮着父母干些农活

考上大学 走出乡村

1990年出生的李小康家住谯城区城父镇朱小庙后李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春天播种、夏天耕作、秋天收获,与地打交道,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因过去家中生活条件不好,李小康的两个姐姐初中毕业便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减轻家庭负担。

“姐姐们都支持我继续读书,说农民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就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李小康说,看到两个姐姐如此辛苦地挣钱补贴家用,他只能用努力学习来回报姐姐和父母的付出。

2011年,李小康考上了合肥一所专科院校,虽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但却是自己喜欢的专业——电子商务,一家人也都很为他开心。

“小康”这个名字,包含了父母对于他的期望。李小康说,他出生时正是小康社会概念慢慢深入人心的年代,不少人的名字由此得来。小时候的他并不懂其中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思考“小康”的意义。

“和妻子一起努力,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李小康说。

在外拼搏 站稳脚跟

“农民的孩子能吃苦,我不怕吃苦。”李小康说,他进入大学就开始思考如何能给家人减轻负担,他发现,学校很多同学早早地就开始创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开网店,每月也有不少收入。

大学一年级时,李小康一边学习,一边寻求创业门路。大学二年级时,他也跟很多同专业的校友一样,开起了网店,主营“旅游用品”,有旅行包、旅行水杯、一次性洗漱用品、酒店睡袋等。一件件代发赚取提成的方式虽然方便,但利润低,于是他选择自己进货,在网上找供货厂家,到合肥一些商城寻求货源,最后他选择了上海和安庆的厂家。

“那时候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够补贴一点生活费。”李小康说。

大学毕业后,李小康选择留在合肥,和一位校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继续经营网店,他给网店命名叫“云自游”。离开了学校,俩人不再受到校规的拘束,可以走出去,到外地工厂找更好的货源。他们去了很多城市,也参加了很多展会,并在展会上获得了一款新品防蚊液的首个代理权。

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2016年,李小康在合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90多平方米,不算大,也不算小。”李小康说,当通过自己的双手有所收获时,感觉特别踏实,也有了更加努力的勇气。

返乡创业 重新起航

在合肥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当所有人以为李小康以后就在合肥安家了时,他却选择了返乡。

2019年年底,李小康将经营了多年的网店交给合伙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很多人包括他的家人对此都不理解,他说:“家乡养育了我,很多人选择返乡创业回报家乡,我也想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更何况,家乡也有很多好资源,电子商务在哪里都能做。”李小康说,选择返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离父母近一点。

没想到还没等开始为重新创业行动起来,就遇到了疫情,但李小康呆在家中也没闲着,他想好了,等疫情结束就重新注册公司,继续开网店,销售家乡的农产品。

经过研究,李小康觉得销售普通农产品有一定的季节性限制,他来到市区的康美中药城,发现销售本地市场的八角、花椒、桂皮等干货,可以让网店活跃起来。

说干就干,靠着多年的网络销售经验,李小康很快积累了一些客户,五个月的时间,他就接到了一万多个订单。

“只要想干、肯干、用心干,在哪都能有所收获,在哪都能实现‘小康’。”李小康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