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到乡下去,傍晚出发,直走到月光大好,拐进一座铅笔画一样简净的村庄,车在一个院子前停下来,门口,早已等待的是许久不见的朋友。
朋友是一所高校的美术系教授,妻子是医生,两人退休后,举家搬到了乡村,租了一户农家,改造成了近乎新中式风格的院落,院前种的是榉树,院子里种的是石榴,石榴树傍着水塘而葳蕤,一树的石榴火红坠枝,煞是喜人。
一副石几,三五张老榆木的椅子,我们就这样坐在石榴树下,吃着茶,品着朋友做的绿豆糕,秋日的夜晚,风飒爽,月皎洁,我们在月亮地里畅谈人生,把盏言欢,不亦乐乎。
近年来,很多人都萌生过“生平当有一院子”的想法,这样的院子,不必奢华,可以是原生态的,也可以是最原始的农家,加入一些工业风的改造,成为时尚的民宿。这样的院落,有的用来做生意,有的索性自己来用,颐养天年,安静地陪伴自己度过后半生。
简而言之,这样院子的“主人”,要么是早年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用来回味;要么是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却向往一种原生态生活的,用来体味。无论是回归还是体味,都是心之所向,着实喜欢,才会花心思去做,花时间去经营。
我的少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时隔多年以后,我现在念及“家”这样一个字,想到的仍是故乡的祖屋。土坯做的屋墙,鱼鳞瓦做的房顶,院子也是土堆的,门前有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夏秋之交,父亲搬了一只网床在院子里,听着蛙鸣和蝉鸣,给我和妹妹讲古。
因为这段经历,我对朋友改造的这座院子特别有感觉,一下子住了三天,还结合自己的乡居经历,给他的院子提了几点修改意见,朋友觉得大好,非要在临别前的晚上,请我喝酒。那一晚,我们喝到酩酊,把一天星河都喝得倦了,举目望月,恍惚之间大喊后羿的名字,因为发现,夜空中有两三只月亮。朋友的妻子笑了:“你就是喊来后羿又有何用?人家射的是太阳,月亮上住着嫦娥,他才不忍心射落呢……”
那晚,月华如水,我从朋友养了锦鲤的水缸里捧出一汪水来,从水中,我看到了明晃晃的月亮,甚至还看到了已离世多年的外公,我的眼泪簌簌下来,多年前,他也曾有一座这样的院子,次日清晨,要告别的时候,朋友出来送我,路过鱼缸,朋友惊呼“可惜了!可惜了!”我低头一看,才发现,一尾锦鲤已经落在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