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亳州 ——白布大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人,你还记得这条街吗?

白布大街,街内袅袅炊烟,街外车水马龙,仿佛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今天就带大家重走白布大街,这个承载了无数亳州人记忆的地方。

亳州的经济是靠涡河航运发展起来的。北关位于北城门外,北频涡河碧流,百货辇来,商铺林立,会馆盛行。对于老亳州人来说,第一次逛“商场”就是在北关老街鳞次栉比的商铺,相当于今日的购物中心。

如果要在北关街区论资排辈,白布大街无疑是第一位的。

白布大街的繁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它南接内城,北达涡河,西与打铜巷、爬子巷等重要街巷相连,东与小牛市、新巷等街相通,是南北交通要街,也是北关众多街区中唯一称为“大街”的,商业地位可见一斑。

亳州古城略图(亳县略志)

专营白布,游人如织

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是商业的繁荣。

白布大街初以售土白布为主,故而得名。千米长、四五米宽的街道,汇聚了和泰公、恒丰益、恒丰祥、协聚和等众多老字号布庄,繁华而又喧嚣,是老亳州人抹不去的记忆。

众多布庄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号称当时最大最漂亮的—和泰公绸缎庄。西式建筑,二层楼房,大门外东西耳墙各写见方正楷大字“欧美时货,绸缎布庄”。夜间也是灯火通明,蔚为壮观。老亳州人都称之为“大洋房”。谁要是能在大洋房里买些布料,心里美滋滋的。

遮天蔽日商连间

随着北关街区商业的发展,白布大街专市经营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多行业并存成为其独特吸引力的所在。

白布大街一角(刘涛摄)

那你不禁要问,不再专营白布的大街,还能叫白布大街吗?

这时一种白布遮阳棚悄悄地在白布大街盛行。一块白布,两根竹杠,轻轻松松就能为满间货物遮住阳光,既简单方便,又物美价廉。夏天时,放眼望去,整条大街都飘扬着白布,真是遮阳蔽日商连间阿。

商业综合体

此时的白布大街除众多布店外,京广百货,一应俱全,商业繁华,亳州居冠。

同仁堂药店、谦瑞祥五洋店、洞庭池浴室、金福斋、紫阳斋酱园、瑞昌果品店。那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吃喝玩乐无不囊括。你的各种需要,在这条街上似乎都可以得到满足。这类似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汇集。

80年代白布大街热闹景象(刘涛摄)

老亳州人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去白布大街的新华池泡澡。1936年,陈墨村接办洞庭池浴室,改名为新华池。后虽几度易主更名,至今却依然沿用新华池的名称。也许不变的正是亳州人对老街难以忘却的情怀。三五好友,约在一起,搓搓背,修修脚,掏掏耳朵,倒壶茶,来一袋花生米,那叫个真是味。是那个年代重要的“社交会所”。

岁月洗礼老街没有老,只是慢了下来

岁月荏苒,曾经亳州叫的最响的新华池如今已经关门,那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也门庭冷落起来。不知不觉,白布大街慢了下来。

百年老字号瑞昌恒传统糕点店(张建华摄)

百年老字号紫阳斋酱菜店(张建华摄)

如今的白布大街,街巷尽头的阳光里,大多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满头银丝,优雅地打着牌;或是唠闲嗑,拉拉家常,说一说张家长,李家短。他们大多生于此、长于此,故土难离,见证了老街的兴盛与衰落。

白布大街老了、慢了。像是一盏被时光照亮晕染、淡开的水墨画,等待更多的人去细细品阅。

(综合亳州市博物馆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