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数据壁垒” 实现精准发力

亳州市不断深化大数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应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截至9月中旬,我市根据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共梳理247种数据比对规则,提取民政、公安、财政、卫健、医保等78家单位2342类55.66亿条数据,通过145个接口,为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通过相关部门数据与建档立卡信息定期比对,及时提示基层更新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贫困户基本信息和项目库信息,最大限度减轻入户采集信息压力。根据建档立卡人员各类特征,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设定政策适用规则,无需群众提交申请,自动匹配应享对象,在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同时有效防止政策漏享。采取系统操作日志查询、历史数据差异分析、部门数据交叉比对的方式,合理设定评价工作开展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指标,有力整治事事留痕备查的顽疾。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大数据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应用,注重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政策落实的主动服务能力,打通“数据壁垒”、强化比对应用,切实减轻基层干部入户采集和填表报数的压力,大幅减轻基层干部负担,实现了减负增效的工作目标。我市“深化大数据应用 力促基层工作减负增效”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并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推荐参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