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微腐败”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7月以来,谯城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把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微权利”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痛点难点焦点,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不断亮剑基层“微腐败”,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更直接更实在。

紧盯小微权力,护航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第六协作区紧盯扶贫领域的重点人、重点事,实行靶向监督,不断提升监督质效。针对有脱贫任务的单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监督脱贫工作绩效、巩固脱贫成果、稳定扶贫政策等,助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短板问题、脱贫摘帽后“四不摘”落实问题。融合各类监督推动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加大扶贫领域问题排查和解决力度,确保脱贫政策有效贯彻落实。同时发挥社区(村)纪检委员前哨优势,把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发挥监督职能,重拳惩治“微腐败”

第六协作区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惩治贪占挪用、推诿扯皮等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挖啃食群众利益的“蛀虫”。同时强化各种整治措施,严肃查处“脸好看事难办”“清而不亲、清而不为”及吃拿卡要等问题,让群众感受到风清气正就在身边。

用好身边活教材,做实“后半篇文章”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第六协作区注重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成果的运用,坚持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把宣布处分决定与警示教育有机结合,把宣布处分决定现场变成警示教育课堂,让与会人员接受最直接、最真实的教育,存戒惧、知敬畏、守底线。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同时结合廉政教育党课、以案说法、旁听庭审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身边违纪违法案件活教材,将警示教育效果最大化。(高小珂 吴坤)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