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爱打包的三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多年来,三哥在饭店吃饭一直都喜欢打包。记得有一次,他在饭桌上又说打包的好处,我不禁嘀咕:“浪费确实不好,可带回家后,先是冷藏,再又加热,端上桌还是感觉不新鲜。当时看了不忍,最后还是倒掉,实在是浪费了电,浪费了燃气,最后刷锅还浪费了水。”不料三哥怼我:“你知道什么?我每次都带给小区保安师傅,他可高兴了。”

我一时汗颜,因为我确实只想到自己,情商果真不如三哥。

三哥常常捡那些没有汤汤水水的菜打包,因为这些菜一般比较卫生。可有时,见到吃了一半的红烧蹄膀之类,他也不忍丢弃。那时候还不流行公勺公筷,有人便说,这吃剩下的蹄膀属于“口水菜”,不卫生。不料三哥也有理由反驳:“小区保安师傅要是跟我们同桌,吃的不也是这样的‘口水菜’?”

近日跟三哥一起吃饭,发现三哥打包的热情更高。他让乡下两位60来岁的堂哥,一人把根本没动的清炖老母鸡带走,一人把吃剩大半的红烧蹄膀带走,还说了理由:“大哥血脂高,所以没让他带红烧蹄膀,二哥喜欢吃红烧肉,带红烧蹄膀正合适。”可谓“看人下菜”,精准打包了。

孰料大堂哥扭捏不肯,我怕大堂哥为难,悄悄说:“三哥脾气倔你是知道的,带回去给邻居吃也行嘛。”不料三哥听到了我这话,说道:“自己怎么不能吃,总比晚上下面条就烂腌菜好吧。”大堂哥于是只好打包了老母鸡,三哥不允:“营养都在汤里,怎能不要汤呢?”坚持让他连鸡带汤一同带走。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叫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来。武帝在宫内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要停阅时,便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武帝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屡次叫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未有过不高兴的。武帝时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饭后,他便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有次,我把这故事告诉了三哥,三哥听了说:“东方朔可谓‘光盘’的祖师爷了,他那样有学问的人都不怕有辱斯文,我们干嘛不好意思打包?”

就是啊,打包饭菜又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