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小涧镇村民王秀芳:弱肩挑起重担 奋斗摆脱贫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你甭看她瘦弱,她一家脱贫致富的重担全由她一个人挑起,是俺窑山村的‘女强人’哩!”深秋时节,记者在蒙城县小涧镇窑山村采访时,扶贫干部张侠这样夸起了王秀芳。

见到王秀芳时,她正在地里浇水,她告诉记者,前些年,她和丈夫蔡群两人承包了五、六十亩土地种植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又养殖了很多生猪,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秋收季节,地里的玉米眼看就要成熟了,但却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这让王秀芳愁上眉梢。一家三口,一个孩子,蔡群身体有病,机械无法下地作业,这五、六十亩的玉米该怎么收?王秀芳夫妻俩在玉米地里一个一个地掰,用肩膀一袋一袋地扛……,人家收玉米一个星期就收完了,她家收了一个多月,待玉米收完了,蔡群也累得病情加重不能再干重活。

2018年,蔡群因红斑狼疮、慢性肾炎等病,经村民小组、村民代表评议进入贫困户队列。2019年蔡群又突发脑溢血,这让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王秀芳一人身上。

王秀芳虽不识字,但她能听得懂广播,党和政府的扶贫惠民政策给了她脱贫致富的信心,镇村帮扶干部的结对帮扶让她对脱贫致富充满了希望。“我不能被生活打败,不能给村里‘拖后腿’,我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王秀芳暗下决心。

在镇村扶贫干部的结对帮扶下,王秀芳努力发展自己的“家庭特色小产业”——做缝纫、编藤椅、养猪、种红薯、做油炸绿豆丸子……每天从早忙到晚,她走村串户售卖油炸绿豆丸子的声音传遍当地村庄,她弱肩挑起脱贫致富重担的佳话传遍小涧古镇。2019年,自强不息的王秀芳喜领“光荣脱贫”证书。“只要不停地奋斗,生活就会越来越好。”谈起未来,王秀芳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