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父亲走后,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家空落落的院子里,不论我们姐弟几个咋劝说,就是不愿意到城里来。我心里颇为不理解,试探着问母亲是不是我们几个啥时候说话语气重了,或是啥时候做事伤您的心了。母亲浅浅一笑说,别瞎猜了,你们都是好孩子,我不去城里,是不想劳烦你们。我说,为了您俺忙点累点不是应该的吗?母亲摇摇头说,我好胳膊好腿的,闲着难受,啥时候不能动了,再去城里,母亲不愿来,我们只好回老家看她了。

我每次回家,母亲就像迎接稀客似的,脸上溢满笑意,抽条毛巾,一边轻轻地拍打我的衣裳,一边说坐下歇会儿。我坐下后,母亲快步走进里屋,找出我的专用茶杯,端出来,倒上热水,拿起杯,摇晃几下后,倒掉水,撮一点茶叶放里面,再倒满热水,拧上盖子,推到我的面前。我说,你别忙活了,我自己来。母亲嘴里说着“好、好”,可手却没停下来。

说了几句家长里短后,母亲就开始操心晌午吃饭的事,问我想吃馍还是想吃面条?小时候,母亲是家庭的主事者;现今,我成了母亲的主事者。我说,吃馍炒菜吧,我来做。母亲说,骑恁远的车子,歇歇吧,我做啥,你吃啥。我借坡下驴说,那我就不伸手了。不是我不明事理,而是母亲的厨艺确实比我的厨艺好,炒出来的菜,色、香、味、形不亚于饭店的大厨,闻着叫人嘴酸,看着叫人心痒,生产队时期,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队长都是安排母亲掌勺。

上周末,我回家看母亲。母亲做了两个菜,一个地锅豆腐,一个是四季梅炒肉丝。菜端上桌后,搛到嘴里,一点味也没有,寡淡的不能提。一向不忘事的母亲,难道这次忘了放盐了?八十一岁的人,炒菜忘记放盐,也有可能,寡淡就寡淡吧。我像平时一样,一筷子连着一筷子,装作很美味的狂吃起来。

吃过饭,帮助母亲收拾碗筷。我说,妈,今天的菜你吃着咋样。母亲说,没有啥味。我说,可是你忘了放盐了,以后,你歇着,我做饭吧。母亲说,儿子,你娘没老,我是故意少放盐,前几天,看电视,人家医生说,高血压都是吃的盐太多才得的,要想叫血压降下来,得先把盐降下来,你血压高,不能吃咸饭,我不敢放恁些盐,以后,你自己在家里炒菜,也别放恁些盐了。

电视,对于母亲而言,就是听听声响,看看画面,消磨时间而已,任何内容都是船过水无痕,这些话咋就铭记于心了呢?这就是娘,这就是妈。奔六的人,还能享受到娘亲的疼爱,幸福啊。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