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2020年,谯城区中药材种植面积85万亩,中药材初加工污染治理,给谯城区出了一道难题。
谯城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中药材初加工污染治理工作。以减排为导向,加强对中药材初加工产污环节的管控,全面禁止中药材初加工燃煤、燃烧生物质等现象。完成中药材烘房煤改气、改电625座。制定印发了《亳州市谯城区2020年中药材初加工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扎实推进白芍等中药材脱皮定点加工。在2019年市政府确定的中药材脱皮定点企业基础上,今年增加了大杨镇和十八里镇加工点。10家定点加工企业和2个试点乡镇完成3.56万吨白芍定点集中脱皮。
大力推广白术熏烘脱须新技术。全力做好白术脱须设备推广应用服务工作。2020年全区定制547台白术脱须设备已全部配送到位。先后开展两轮培训,基本实现培训全覆盖。落实镇村干部包户包机对接服务。印发告知书,发放给每一白术种植户,告知他们到哪里进行白术脱须等。加强白术交易市场管理,对部分出售土炕烘烤脱须的白术户,追根溯源,查找工作漏洞。针对没有购买滚筒式新式白术烘炕的农户,引导他们委托加工,解决了未购机群众脱须难问题。
加强知母等中药材收获晾晒后脱须扬尘治理。禁止知母、防风等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晾晒或烘烤至半干时,采取机械法露天脱须毛产生大量扬尘。分散到户少量加工时要求采取密闭措施;集中加工点要在封闭房间内加工并安装集尘设备,不得露天作业。同时,大力整治白芷初加工硫磺烘熏。
今年以来,谯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 12月6日,PM2.5平均浓度为45.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2.14%。